《故汉唐人》
第25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臣敢以性命担保,若由臣出面劝说,臣保证这班统领归心。”
  “归心?”范质冷笑:“归谁的心?”
  “自然是皇上的心。”
  范质说到:“怕是归赵太尉的心吧。”
  “范相,”王溥大喝到:“你说这话究竟是何用意?”
  范质反问到:“我请问王相为判将求情又是何用意呢?”
  “你。”范质每句话都要置王溥于死地,王溥怒得指着他的鼻子,刚想骂一句,回过神来才发觉这是在勤政殿,皇上还坐在上面看着。
  “启禀皇上,”王溥慌忙跪了下来:“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恳请皇上明察。”
  柴宗训坐在上面看着两个宰相吵架,忽地发现这是个好机会。
  既然范质有心要除掉王溥,便先借他这股力剪除赵匡胤在朝中的盟友再说。
  “王史相,”柴宗训淡淡到:“当日潘仁美犯上作乱,你一力主张要将其满门抄斩,今日却为一群叛将辩驳,不知你出于何心?”
  “回皇上,”范质抢先到:“王溥身为宰辅却如此两面三刀,包藏祸心,臣恳请皇上速将其治罪,以正朝纲。”
  王溥只想着大军压境,皇帝定然会像上次放过潘仁美那样,放过这群判将,没想过这两次事件他的表现不一致。

  他慌忙跪下来:“皇上,臣不敢,臣实是一片忠心为了社稷。”
  眼见火候差不多,柴宗训也没必要再演下去,他大喝到:“为了社稷,你要赦免攻打皇城的叛军?若不是为了社稷,朕岂非早被乱刃分尸?”
  王溥磕头如捣蒜:“皇上,臣不敢,臣不敢…”
  “你不敢,你有何不敢?非尔同类,其心必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身为宰辅,叛军作乱,不为君上分忧也就罢了,反倒劝朕放过叛军,实在是罪无可恕。”
  王溥懵在当场,城外大军压境,皇帝竟然不惧?
  此时有黄门使进殿:“启禀皇上,太尉赵匡胤有本奏。”
  “呈上来。”
  柴宗训打开看了一眼,无非就是臣一路风尘,导致面目猥琐,不适合面君,待斋戒沐浴焚香祷告上天之后,便会上殿请罪。
  柴宗训合上奏折,抬头问到:“范师相,赵太尉驻军城下,却不肯入城,你觉得他有何用意?”
  范质一直不相信赵匡胤敢造反,他捻了捻胡须:“无非是因为这批叛军多是太尉亲信,太尉恐受牵累。”
  柴宗训说到:“太尉在外为朕开疆拓土,怎会与叛军有牵连?朕是绝对信任太尉的。”
  接着他又瞟了王溥一眼:“王史相,你且起来。”
  范质过去将王溥拉起来,柴宗训接着说到:“朕知道王史相乃史学大家,方才为判将说好话,也只是一时糊涂,自今日起,卿就好好修史吧,切莫辜负了朕的期望。”
  王溥欲要辩解几句,范质急忙将他一推:“还不快谢恩。”
  王溥踉跄一下,不得不跪下叩谢皇恩。

  就是杀了王溥,柴宗训也是无所谓的,不过没那个必要。所谓的好好修史,意思就是以后军国大事就不要参与了吧。
  范质得意异常,先前王溥有赵匡胤撑腰,所以对他多有掣肘。
  如今王溥既去,朝堂上自然就是他一人说了算。而且报了张仁宝的仇,也算对妹妹有个交代。
  解决了王溥,事情回到赵匡胤身上,柴宗训命人将慕容延钊召来:“慕容卿家,朕知你素与赵卿家亲厚。”
  “此次叛军之事,朕已调查得差不多,绝对与太尉无关,所以请你亲往太尉军营一趟,让他大可放心,勿要使君臣猜忌。”

  慕容延钊带着圣旨来到军营,赵匡胤拉住他便问到:“化龙,我家人如何?”
  “家人皆在府上,有侍卫司护卫。”
  “廷宜呢?”
  “廷宜摆脱不了嫌疑,目前在皇城软禁,暂时没有危险。”
  “哦。”赵匡胤放心了大半。
  “元朗,”慕容延钊问到:“你这是要如何?攻打汴梁城么?”
  赵匡胤苦笑一声:“不过为了自保而已,兄弟带着手下将领攻打皇城,任谁也不会相信此事与我无关。”
  “皇上相信,”慕容延钊拿出圣旨:“目下被俘将领并未吐口,连廷宜都尚且无碍,更何况于你。”
  “快快更衣,速与我去见驾。”
  赵普上前拦住:“太尉,若非前来劝说的不是慕容太尉,你倒可信;偏偏来的是慕容太尉,此事恐有诈。”
  “若是皇上用计赚你回去,这一去,怕就回不来了。”
  慕容延钊跳了起来:“赵大人,你胡言乱语些甚?”
  赵普冷笑一声:“太尉,天下人皆知自朗州回来以后,太尉便一直唯皇上马首是瞻,此次恐是太尉与皇上密谋来赚我家太尉的。”
  “元朗,想不到你身边都是此等大逆不道之徒,”慕容延钊喝到:“难怪廷宜会做出如此异想天开之事。”
  “他是皇上,我是臣子,我不听他的,还能听谁的?”
  虽是发小,但赵匡胤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管如何始终压着慕容延钊一头。
  所以俩人虽然表面亲近,但实际慕容延钊是很不服气的。
  “化龙,”赵匡胤说到:“非是赵大人大逆不道,只是此刻情势不明,他不过急切间言语僭越了些而已。”
  慕容延钊冷笑:“正因为你的宽厚,所以让廷宜无法无天,目下连赵大人都在向廷宜靠拢了。”
  你这是教我做事?
  赵匡胤很不爽:“化龙,该怎么约束家人与部下,不须你操心。”
  慕容延钊淡淡到:“元朗,我记得年幼时你曾立志匡扶宇宙,你忘了么?”
  赵匡胤没有接话。

  慕容延钊喝到:“你现在如此,不是匡扶宇宙,是犯上作乱。”
  “化龙,”赵匡胤也提高音量:“皇城中关的不是你弟弟,侍卫司看守的也非你家人,你尽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还要我重复多少遍?”慕容延钊说到:“我以项上人头作保,皇上从来就是相信你的,而且攻打皇城的事情已经查清,和你并无关系。”
  “我换个说法吧,”慕容延钊有些无奈:“要怎样,你才肯进宫面圣?”
  具体要怎样,赵匡胤真的还没想好,他一直在摇摆不定之中。
  如果他真有那么果断,天下早就大乱。
  “元朗,”慕容延钊晓以厉害:“目下汴梁城中有侍卫司虎捷军五万,城外尚有虎捷军五万,龙捷军五万。”

  “你手下十万兵马,除铁骑军五万之外,另外五万可是我的控鹤军。”
  “且不说尚有外镇节度的兵,单侍卫司,你有把握赢吗?”
  “听我一句劝,速速进宫面圣吧,如此在城外对峙,事情将会复杂化。”
  赵匡胤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如何复杂?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而已,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

  “现在说这些没意义,”慕容延钊上手拉住赵匡胤:“快与我进宫面圣。”
  赵匡胤立在原地不动:“化龙,谢谢你的好意,你且先回吧。我还未想清楚,待我想清楚后,自会进宫的。”
  慕容延钊失望的回城,将此间情形说与柴宗训知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