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21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城墙上忽然亮起无数火把。
  “高怀亮,你罪犯欺君,还不快快下马束手就擒?”
  城头上传来大喝,所有人抬头,却见慕容延钊立在城头,身旁站着个系着黄色披风的小孩子,不是柴宗训还有谁。
  “慕容延钊,”此时高怀亮也顾不得上下级情谊:“你安心受稚子摆布,我高怀亮可不甘心,今日境况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高怀亮,”柴宗训气得大呼:“你的命不是命,然手下兵士皆是我大周好男儿,若你还有一丝人性,速速下马投降,朕可考虑放过你全家性命。”
  接着柴宗训又大喝:“将士们,朕知道尔等受人蛊惑,如果此刻尔等放下兵器投降,朕将既往不咎。否则,犯上作乱,等待尔等的将是诛灭九族。”
  话音才落,御街两旁忽地亮起无数火把冲出来,将高怀亮军团团包围。

  韩通自火把中快马出来大喝:“高怀亮,速速投降,本帅或可给你留个全尸。”
  “天要亡我。”高怀亮抬头叹了一声,随即大喝:“放箭。”
  稀稀疏疏的兵士弯弓搭箭朝城头射来,慕容延钊急忙护着柴宗训后退,更多的兵士则是站在原地观望。
  韩通带着虎捷军慢慢压缩包围圈,军士的脚步声振屋瓦:“缴械不杀,缴械不杀。”
  大批控鹤军扔掉手中的武器举起双手,眼见大势已去,高怀亮掉转马头,带着几个亲兵冲杀过来。
  赵匡义正烦躁岳父符彦卿不仅不帮他,反而还被说教了一番。
  忽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冲了进来:“二帅,大事不好,小皇帝原来早有准备,我等大军被他一网打尽了。”
  从眨巴的眼睛和声音,赵匡义听出来是高怀亮。
  还未待赵匡义开口,呼延赞忽地冲出来一刀将高怀亮的头给砍了下来。
  鲜血喷了赵匡义满脸,惊得他大叫后退。
  虽被尊称二帅,但赵匡义一直在赵匡胤的羽翼下,连幕僚都算不上,更遑论上战场。
  呼延赞上前一步扶住赵匡义:“二帅莫慌,速速拿着高怀亮人头去请功。”
  “向谁请功?”赵匡义下意识问到。

  呼延赞说到:“二帅手刃叛贼,自然是向皇上请功。”
  身为反贼盟主,赵匡义哪里敢去见皇上。
  呼延赞继续说到:“不瞒二帅,末将途中曾遇上赵大人,他交给末将一锦囊,言明若二帅处于劣势时即刻拆开。”
  “赵大人料到二帅此行异常凶险,所以命末将时刻留意,凡有叛军将领觐见二帅,皆可斫其头颅交由二帅领功。”

  “虽所有人都知道攻打皇城是二帅下令,但只要被俘诸将不吐口,皇上并没有实质证据将二帅定罪。”
  “诸将若想活命,或者保全家人,必不会供出二帅。否则二帅若有失,谁来为这群人活动营救?”
  “况且目下太尉领兵在外,皇上必不敢轻举妄动。”
  赵普啊赵普,你连这个都能分析到,当日为何不为我谋一策?
  我想做皇帝,你还不是一样想做宰相?
  此时汴梁定然全城戒严,逃是逃不掉的。
  手下并无一亲兵都敢攻打皇城,赵匡义的赌徒心态又来了,他提起高怀亮的头颅:“呼延统领,我这就去见小皇帝。”
  “若有闪失,请你给家兄报个信。小皇帝虽年幼,然其心智不输我等,凡事请大哥谋定而后动。”
  看着被俘的石守信,张令铎,赵彦徽一干人等,柴宗训心中大呼痛快。
  若将这些人尽行铲除,以后再也不用再担心赵匡胤兵变。

  感谢赵匡义老铁送上的人头。
  柴宗训记得前世看史书时曾有人在逼乎上提问,七岁即位的柴宗训,如何扭转乾坤?
  大部分回答都是,在五代十国这个时代,用军师骂王朗的词来形容毫不为过,所以柴宗训扭转乾坤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所谓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而且这是一批有奶便是娘,时时刻刻想着叛乱的朽木和禽兽。
  如果没有赵匡义这么送人头,要想分化瓦解赵匡胤的势力和影响,至少还需要数年。
  且这数年间,一个不小心就会天下大乱,届时赵匡胤、北汉、南唐、南汉、孟蜀、辽,党项以及一些割据势力,可够柴宗训喝一壶的。
  他一下想起三国时的曹髦,同样的不自量力。
  现在三国演义还未成书,想来赵匡义也不会去读三国志。
  当然,赵匡义不如曹髦远甚。
  曹髦在政治屈辱和死亡威胁下没有软弱和退让,而赵匡义,不过为了一己私欲罔顾人命,实在罪大恶极。
  韩通适时的问到:“皇上,这群反贼如何处置?”
  “杀,一个不留。”柴宗训冷冷到。
  老董,我终于能为你报仇了。
  一旁的慕容延钊劝到:“启禀皇上,吾皇志存高远,立志恢复汉唐故地,目下正是用人之际。”
  “此班将领是我大周中流砥柱,一向对皇上忠心耿耿,今次作乱,恐是受人蛊惑,恳请皇上网开一面,首恶必除,给胁从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柴宗训抬起头:“卿此言反倒提醒朕了,韩太尉,速将这班反贼严刑拷问,命他们交出首恶。”
  “臣遵旨。”
  韩通退下后,慕容延钊继续劝到:“皇上,拿获首恶后,臣恳请皇上给他们一个机会…”
  “卿勿复言。”柴宗训说到:“这群叛贼,犯下诛九族的大罪,朕未罪及家人,已经是开恩了,若连他们都放过,今后岂非人人皆可造反?”
  杀这群将领,柴宗训一点也不心疼,甚至可以说,他早就想杀了。
  只有杀了他们,才能扭转唐末以来武将造反的风气。
  再说后世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评价,一般平庸的将才,杀了也就杀了,有何可惜?

  此时太监万华上前低声到:“禀皇上,归德军副将赵匡义求见,言有要事禀奏。”
  来得正好,正愁怎么抓他呢,没想到自己送上门。
  原本赵匡义是没有资格单独见驾的,不过柴宗训根本就不管什么礼节,挥手到:“宣。”
  赵匡义手上的布袋被鲜血染透,混着路上的烟尘,早已红得发黑。
  “臣赵匡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柴宗训玩味的看着赵匡义:“你有何事禀奏?”
  赵匡义听出了柴宗训的不善,仍是不慌不忙的打开布包:“回皇上,臣此来是献上犯上作乱首恶高怀亮首级。”
  “哦?首恶是高怀亮吗?”
  “回皇上,”赵匡义对到:“臣听闻昨晚正是此人率兵攻打皇城,也是吾皇天威眷顾,令臣出门便遇此贼,特枭其首来献于皇上。”
  柴宗训这才发现,如果被俘的那些将领不开口,他真的没有实质证据将赵匡义定罪。
  但他不甘心放过赵匡义:“朕怎么听说,这群判将都是从仁德山庄出来的?而你连日来一直在仁德山庄勾留?”
  赵匡义虽然没有大的智慧,小聪明还是不少的,再说领兵在外的赵匡胤、符彦卿更让他有恃无恐。

  “回皇上,臣听闻这群判将对皇上削节镇之策多有不满,所以连日来一直在仁德山庄打探消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