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7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酒客说到:“自去年以来,汴梁城不是一直流传点检做天子么。”
  “这一次赵点检出兵抗辽,都以为他会效本朝太祖故事黄旗加身,没想到却是负荆请罪。”
  “不仅请罪,听说还要杀手下大将,他这官家,怕是再也做不成了,那句‘点检做天子’,也再也没人传了。”
  “你少说点,”另一酒客举起酒杯:“国泰民安不好么,赵点检黄旗加身就很好吗?再胡说,丢了饭碗事小,祸及妻儿可就不美了。”
  “不说了不说了,”酒客举起酒杯:“喝酒。”
  看来这俩人还是公门中人,不过皇城根儿下,就是普通百姓,聊几句国事也是正常的。
  此时一人摇摇晃晃进来,走到柜台拍出一把铜钱:“来一坛酒。”
  “哟,老王,你来啦。”先前的酒客大叫到。
  摇晃的人回头看了一眼,接着大呼:“快点,我的酒。”
  酒保将酒递上,那人晃晃悠悠坐在柜台底下,捧起酒坛便‘咕咕’大喝起来。
  “老王,你这晃得更厉害了。”酒客又叫到。
  那老王不答,只继续喝酒。

  “你一定又被贬官了。”酒客说到。
  老王放下酒坛,瞪眼到:“胡言乱语什么,我何时又被贬了。”
  “什么胡言乱语,前日里有人看到你被赶出县衙,晚上披头散发拍县尊大人的后门求情。”
  老王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毕现:“我又不是官,何谈被贬。幕府的事,能算贬么。”
  接着又自顾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的,众酒客都笑了起来。
  老王一坛酒下肚,打了几个酒嗝,站起身大喝:“再来一坛。”
  酒保要拿酒,却被掌柜的打了一下。
  老王猛拍柜台:“拿酒来。”
  掌柜的白了他一眼:“先给钱,再喝酒。”
  老王在怀中扣扣索索半天,只摸出一团空气:“先给一坛,我明日来结账。”
  “赊欠免言。”
  老王将台面拍得啪啪响:“你不认识我老王么?信不信我拆了你的酒馆。”

  话音落,几个汉子围了上来,掌柜的喝到:“老王,你以为自己还是以前的老王吗?识相的别在我这里耍酒疯。”
  “给他酒,”柴宗训举着手臂,稚嫩的童音响起:“他喝多少都算我的,岂能让好酒之人败兴而归。”
  老王回头一拱手:“多谢小兄弟,还是小兄弟懂饮酒人。”说罢眼中忽地精光一闪即逝。
  柴宗训起身相邀:“老大哥这边来,兄弟再叫上几个小菜,让你一醉方休。”
  老王连连摆手:“不了,莫污了小兄弟的地方,这边挺好。”
  好个老王,有人付账,连着又干了三坛,坐在地上直拍胸脯:“爽,爽。”
  一众酒客看他这样子,纷纷摇头。
  老王视若无睹,伸了个懒腰,摇摇晃晃朝柴宗训这边走来。
  “小兄弟,谢谢你的酒。”

  “区区小事,何足挂怀。”
  “不,不,”分不清老王究竟是喝多了摇晃身子,还是在摇头:“我老王从不受无功之禄。”
  柴宗训淡淡一笑:“我也没什么需要老大哥帮忙的,老大哥若是尽兴了,就请回去休息吧。”
  “不,”老王大手一挥:“你有,而且是解不开的死结。”
  柴宗训心头一震,仔细看了老王一眼,确定不认识。
  旁边的酒客笑到:“老王,人家已经给你买好几坛酒了,你别得寸进尺。”
  老王根本不理,拿起了桌上的酒坛。
  “看吧,”酒客说到:“我就说他还想混人家的酒。”
  老王置若罔闻,只拿过柴宗训面前的碗:“你说这碗,能不能装下这一坛酒却不从碗口溢出?”
  “不能。”柴宗训也是干脆果断的人。

  “我能。”老王歪着酒坛开始倒酒,碗里一下就被装满。
  酒客也过来看热闹:“我看你怎么不从碗口溢出。”
  老王冷笑一声,拿起筷子一把将碗壁戳穿,吓得董如诲急忙护住柴宗训。
  清澈的酒从破洞中流出,老王继续歪着酒坛倒,酒却再也到不了碗边。
  “你这是作弊。”酒客大呼。
  老王自顾自说到:“当年共工触断撑天柱,洪水漫天,鲧拿着息壤到处堵,却收效甚微,最后反倒丢了性命;反倒是鲧之子禹,将洪水四处疏导,留下了千秋的功业。”
  柴宗训如醍醐灌顶,目下文武两班的矛盾是个死结,不如像这坛酒一样,给疏导出去。
  这个时候,让那些闹矛盾的人出去打一仗是最好的。

  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除内乱。
  此人能出此计谋,必是识得他,但柴宗训辨认半天,只觉得依稀见过,却又不认识。
  柴宗训恭敬的拱手:“谢谢先生。”随即又大喝到:“掌柜的过来。”
  掌柜的小跑过来:“小爷有什么吩咐?”
  柴宗训拿出一锭银子:“以后这位先生的酒钱都算在我身上,我会定期派人来给酒钱,这位先生的要求,你必须满足。”
  这锭银子给老王喝一年都够了,掌柜的急忙点头:“是,是。”
  老王‘哈哈’大笑,转身出门而去。

  “小孩儿,你出手可真大方,”酒客凑过来问到:“你认识他?”
  “不认识。”
  “哦,”酒客坐回去:“可惜了。”
  柴宗训连忙问到:“什么可惜?”
  “这老王,叫王著。”酒客说到:“是大行皇帝潜邸旧臣,可惜喝酒误事,被一贬再贬。据说大行皇帝临终前有遗诏让他做宰相,不过几个顾命大臣因他爱喝酒,没按着遗诏办。”
  柴宗训恍然大悟,他两世都记得王著这个名字,知道这是个有经世济国之才的人。
  而且这一世在世宗柴荣临终前的确也听到了王著这个名字,只因重生回来便遇上陈桥兵变将其忽略。
  “马上回去。”柴宗训起身。
  目下有两件紧急事情要办,第一,起复王著,第二,找个软柿子捏一把,打一仗,省得那些人吃了饭没事干天天吵架。
  虽然笃定要打一仗,但打谁还真得好好想想。
  首先必须师出有名,不能无缘无故说打谁就打谁。
  环视周边,辽,不一定能打赢。
  虽说打死自己除内乱,但谁也不想打败仗不是。
  既然辽不一定打得赢,那么北汉也不能打。
  北汉虽然仅占半省之地,可他是辽的亲儿子。
  柴宗训心心念念的杨业,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投。
  往下看,吴越,周的附属国。
  吴越旁边的南唐,国力不弱于周,且已向周称臣,老大去了皇帝称号,只称国主。
  再看过来,荆南,周的附属国;荆南下面弗南,也是周的附属国。
  往西一看,有个蜀,蜀国别的不知道,柴宗训记得有个花蕊夫人。
  据说这花蕊夫人生得倾国倾城,且多才多艺,更留下‘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名句。
  不过还是那个最大的问题,征蜀,师出何名?
  一夜没想明白,柴宗训打算先起复王著,随后再与他商议。
  天明早朝,礼部和兵部侍郎同班出列:“启禀皇上,朗州大都督,武平节度使周保权遣使告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