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席CEO》
第57节

作者: 朱三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大明之主,他能不激动吗?电影里放的火器再先进,和他崇祯又没有关系。
  而这个视频里放的火枪,却是大明即将拥有的。
  正因为如此,沈浪一回来就要请假后,崇祯便立即批复了,高兴之余又让沈浪带回去了十几件好宝贝。
  回到工厂的沈浪又忙碌了起来,而且还要干体力活。
  他订了一千多个木箱,分多个不同的型号,有用来装长枪枪管的,有用来装短枪枪管的,还有的用来装刺刀、枪托等等。

  虽然这是过时的火器,而且他沈浪也不会在现代社会去使用和贩卖,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合规,一旦被人举报惹来麻烦就不好了。
  所以他准备将这些东西尽快运到大明,而且还只能自己动手,这个工作量可不小。
  一万根枪管分到两种不同的木箱里装起来,装长枪管的木箱里面放二十根,这一箱就有上百斤了,五千根枪管就有250箱。
  装短枪管的木箱里面放五十根,一箱超过一百斤,五千根枪管也有一百箱。
  装好箱封存之后,他还要搬到托盘上叠起来,一天下来,即使沈浪年轻力壮,也是累得腰酸背痛。
  枪管搞定之后,还有枪托,通条,刺刀,以及燧发枪的零部件等等。
  忙了好几天,沈浪才全部打包好。
  是夜,沈浪开着新买的叉车,一托盘一托盘的将货物运进了仓库。
  运了十几托盘之后,沈浪直接将叉车上最后一个托盘运到传送门后面,随即将仓库的门关上并反锁。
  拿出钥匙,随着一道金光闪烁,沈浪和一个托盘的木箱全部消失在仓库中。
  乾清宫中一道金光划过,满头大汗的沈浪便出现在了大殿中。
  崇祯依然在批阅奏章,闻声看过去,差点一眼没认出来。
  因为此时沈浪的装扮和之前出入不小,他穿着之前工厂的工作服,肩上搭着毛巾,身上还脏兮兮的。
  沈浪用毛巾擦了一下额头和脸上的汗,有些微喘的向崇祯打了声招呼。
  崇祯连忙从地平台上走下来,扶着沈浪的肩膀,很是感慨的道:“让沈卿如此劳累,朕心有愧啊。”
  沈浪笑道:“还望陛下安心,些许力气活而已,在见到陛下之前也没少干。”

  虽然如此说,但崇祯还是很感动,毕竟沈浪不是大明的人,卖起力来却比自己手下绝大部分文武百官要强多了。
  简单的打了招呼之后,沈浪又继续忙活去了,一连运了十托盘过来才停止。
  毕竟这里是乾清宫,虽然很大,但这是崇祯的住所和办公地点,堆放这些外来货物已是无奈之举,再要堆得满满当当的就不太好了。
  所以沈浪和崇祯商量好,每天晚上运十个托盘的货物过来。

  这十托盘运来了之后,崇祯也停下了工作准备休息,因为已经快凌晨了。
  沈浪立即换回自己明朝的装扮,跟随王承恩到直房去休息。
  翌日早朝之后,王承恩在崇祯的命令下,将昭仁殿的那些电讯司的人都招来。
  没别的事,就是让他们来搬货的,一天天的呆在深宫大院中当宅男,也要不时的锻炼一下身体是不?
  再说,从乾清宫中运出大量货物本就是很保密的事情,为了防止泄漏消息,王承恩甚至将附近的大汉将军都调走了。
  所以,这项工作由电讯司的人来做最合适,毕竟他们已经知晓一些非常隐密的事情,再让他们多知晓一些也无妨。
  当然,这些太监的身子骨自然比不上沈浪,所以他们都是两人抬一箱,在王承恩的命令下抬到乾清宫外的广场上。
  十托盘的枪管也有两百多箱,一下子将这些太监累了个好歹,但崇祯也不让他们白忙活,每人都有赏赐。
  有了皇帝的亲自赏赐,让这些电讯司的成员皆是欢心不已,疲惫感顿消一半。
  货物运到位之后,这些人又迅速的被安排去消息,王承恩再安排另一批人推来车辆将东西再运出内廷。
  所以,电讯司的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后面的一批人,就更不知道了。
  原本紫禁城内是不允许车、轿出现的,但崇祯特批,王承恩奉旨执行才可以让车辆进入。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王承恩在沈浪和崇祯的示意下,绕了一个大圈,先让人运到御药房外。

  再换一批人,将货物从东华门运出,经东上北门、河边直房、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一直到乾明门南下进入兵仗局。
  兵仗局在太液池东岸,隔着一条西上南门大街就是秉笔直房,是由王承恩掌管的归宦官居住的直房。
  既然离兵仗局如此近,沈浪在被任命为兵仗局掌印太监之后,就让王承恩在这里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办公和住宿点,更方便自己管理兵仗局。
  而这排直房东面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再过去就是紫禁城了,所以不管是兵仗局还是秉笔直房,距离紫禁城都不远。
  车队还未抵达,兵仗局里的一些宦官头目便已经出门在外等候,看到王承恩和沈浪随车队驶来,连忙上前见礼。
  为首的是一个白面无须、身穿飞鱼服的秀气太监,他恭敬的见礼道:“见过两位大人。”
  “见过两位大人。”他身后的一行太监、宦官也连忙行礼。
  “起来吧。”王承恩淡淡回应,随即命人将木箱都抬进去。
  在将车辆打发走了之后,便和沈浪一起进入兵仗局,为沈浪站站台。
  毕竟沈浪还年轻,而且名声不显,突然当了一局的掌印太监,下面肯定会有一些老油子不服的。
  古往今来,有些人情事故是相通的,沈浪有这个心里准备。
  所以,让王承恩亲自来站站台,也是沈浪的意思,他可没那么多时间一点点去压服手下的人,怎么快怎么有效怎么来。
  王承恩虽然不管兵仗局,甚至都不知道多少年没踏进过兵仗局的门。
  但是人的名树的影,王承恩的名头在宫中没几个宦官没听说过,这绝对是当红大太监。
  兵仗局仅仅是八局之一,比之十二监的地位要低一筹。
  且十二监也是有地位高低之分,以司礼监权柄最大,而王承恩又是司礼监数一数二的大太监。
  可以说,在王德化、王之心这二王被搞掉之后,整个皇宫中,能够媲美王承恩的大太监,已经很难找了。
  王承恩已经是宦官中的王中王了,皇宫中的宦官和宫女,谁敢得罪王老公?
  谁敢得罪王老公扶植的人?何况这沈浪还是王老公的义子。

  王承恩在兵仗局呆了没有多长时间就离开了,因为他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还要回去服侍崇祯。
  王承恩刚一离开,之前那个身穿飞鱼服的秀气太监便上前殷勤的道:“大人,你要的工匠,一川已经选好了。”
  这太监叫高一川,之前在尚膳监任一个小小的监工。
  沈浪在电讯司抄录的有关尚膳监的监听记录中,注意到这个宦官的细心严谨,且比较尽职尽责。
  虽然在后面的核查中发现他也会卡些油水,但并没有太大的毛病,所以沈浪就将其调用了过来。

  突然被王承恩、沈浪这样的大人物看中,高一川自然是惶恐不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