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席CEO》
第38节

作者: 朱三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显然,他注定要失望了,他不承认这项罪名,李若琏却详细的将案件过程讲述了出来,虽然有所出入,但相差不大。
  更重要的是,李若琏还拿出了证人签字画押的招供。
  王德化刚聚集的怨气不由泄了一分,只得认下这条罪名。
  接着,李若琏又讲述了一条王德化没有干过的事,继续让他认罪,不认就打。
  打了一阵也不认之后,李若琏继续讲下一条,王德化再不认的话,他打一顿之后再将证据亮给他看。

  认了的话,就不打。
  这样一次次的反复,王德化几乎要被弄得精神崩溃了。
  显然,李若琏是掌握了他的不少罪证,但掌握了哪些,又有哪些没有掌握,他却不知道。
  所以不能乱说,不然会多挨不少冤枉打。
  “别再打了,我说,我说……”
  王德化算是明白了,这李若琏甚是可恶,完全把自己当猴子耍。
  他肯定没有掌握自己的所有罪证,只掌握了一小部分。
  他要治自己的罪,完全可以把这些证据亮出来,没必要想着法儿的对自己用刑。
  他是不明白李若琏的良苦用心,自李若琏就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手底下的几个大档头皆是阳奉阴违,完全不拿自己这个指挥使当回事。
  他李若琏肯定要立威啊,还有什么比用东厂督主更好的立威方式呢?
  老子连压在头上的东厂督主都可以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你们这些在老子麾下办事的人,还不老实听话,是嫌命长吗?
  当王德化在认罪书上签字画押之时,跟在李若琏身后的一干大档头,心中皆是大为震动。
  这新任指挥使不好惹啊,比前任指挥使骆养性狠辣多了。
  和这样狠辣的人共事,还在故意给他拖后腿,以后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一些人已经在暗暗打定注意,以后要改变立场了。
  而王德化在签字认罪的那一刻,还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栽的,想来想去应该是被心腹出卖了,不然解释不通。
  而且,那些杀坯还是主动出卖的自己,也就是说在没有被迫和受刑的前提下。
  因为他王德化的身份在这里,没有一定的证据和胆量,谁敢抓他王德化的人去逼问?
  万一没有逼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几个重要心腹,这段时间都没有远出,基本每天都有见到,如果受刑的话根本隐瞒不了。

  他想不明白,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心腹,怎么就这么容易将自己出卖了呢?
  这些人出卖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自己对他们不够好吗?他们图什么?这样卖主求辱的人,以后谁还敢用?
  可他不知道,他那几个心腹,除了个别两个,其他都比他自己的嘴巴还硬。
  即使锦衣卫亮出了证据,他们也抵死不认,要么只承认是自己做的,没有牵连王德化。

  至于李若琏拿出的认罪状,大部分是伪造的。
  但是,王德化确实做过这些事,再加上李若琏通过王承恩给的证据将事情经过说出了个大概。
  吃了不少苦头的王德化也就没有死扛下去,承认了相关罪行。
  这就是录音证据的一些弊端,而且沈浪的录音证据还不能公布出来,只能用文字记录出内容。
  而李若琏拿到的所谓证据,就是经过润色的录音内容。
  光凭这些东西,没有人证物证,其实是无法给王德化定罪的。
  可是,王德化虽然不笨,但也斗不过在锦衣卫混迹多年的李若琏这个老狐狸,最终将所有罪行都交代了。
  包括他帮周延儒用阴狠手段打压异己的事情也吐露了,显然是放弃了抵抗。

  至于东厂其他被抓的大档头,情况也大多如此,没一个能硬抗下来的,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他们还互相揭发,给李若琏提供了不少的人证。
  而这些人为了自保,手上还保留了不少物证,被李若琏敲出来之后,他们再想翻供就更难了。
  对王德化开的还只是第一刀,当李若琏将王德化的认罪书交上去的时候,随即一个新任务下来了,逮捕王之心。

  这又是一个大太监,如果不是陛下当着他的面下的令,李若琏都要怀疑是不是王承恩为了打压异己而假传圣旨了。
  既然这背后是陛下的旨意,还亲自交给自己办,李若琏自然是干劲十足,说明了陛下对他这个新任指挥使的信任和栽培啊。
  而之所以这么快就要逮捕王之心,是因为李若琏在审讯东厂那些人的时候,沈浪和王承恩他们也没有闲着,一早就将目标锁定了王之心。
  本来是准备将高起潜、杜勋、杜之秩等祸害全拿了得了,但考虑到还有一些太监在外监军,如果下手太狠,恐生变故。
  所以,暂时不会太大动干戈。

  虽然这些大太监不知不觉间逃过一劫,但这些在后世名声败坏的太监也不会再得到重用了。
  而如今地位不及高起潜、王德化的王之心之所以被针对,有两个重要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是这货太有钱了。
  虽然沈浪更喜欢古董,对银子的兴趣不大,但崇祯皇帝需要啊,大明需要啊。
  能帮皇帝搞些钱花花,他也是很乐意的。
  何况这种大太监,手上的财富不一定全是金银珠宝,很可能也有古董之类的艺术品是不?
  所以他就寻思着怎么搞掉这最富的太监,加强了对他的关注。
  第二个必抓他的原因就是这货与陈演勾结的,他将从崇祯那里听来的不少隐密偷偷告诉给了陈演。
  陈演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他的财富就是通过各种肮脏的手段得来的。
  而陈演则利用这些信息,成功的欺骗了崇祯,博得崇祯的信任,从而官运亨通。

  要说这王之心,多少也有些倒霉,一早就被沈浪这个后世人给盯上了。
  毕竟他的名气、影响力皆比不上曹化淳、高起潜这样的大太监。
  就因为史料中记载他最有钱,才引起了沈浪的注意,不然沈浪都不一定认识他。
  既然要对付他,自然要加强对他的监听。
  正常去换祈福琉璃牌的时间间隔大概是半个月,沈浪刻意减少到五天一换。
  而对王之心在宫中的办公地点,他则两天甚至是一天一换。
  当然,这不能让王之心知道,而是等到晚上没人之后,去偷偷换下来的。

  有王承恩帮忙,沈浪拿到了钥匙模,回到现代社会将钥匙都配好了。
  王承恩还会亲自护送沈浪到附近,然后趁侍卫巡逻间隙,沈浪潜入进去,打着手电,轻松的就将东西换了下来。
  整个过程也不会花多少时间,而祈福琉璃牌,也就是录音器,都是同款的。
  即便第二天有人看到,也不会发现已经换了一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天,电讯司的一个小宦官通过对讲机向沈浪报告,他获得了一个有关王之心和陈演的重要信息。
  是的,对讲机,目前沈浪只给电讯司的人员配备了。
  在教会他们使用之后,规定只能在他们办公的昭仁殿里使用,不能携带出来。
  由于沈浪和王承恩不一定经常在昭仁殿,如果有重要事情,允许他们直接通过对讲机向他俩汇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