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席CEO》
第18节

作者: 朱三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通过底子的粗,来突出表面主题的细,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这个工艺,也是我俩认定这件子冈牌是明朝的重要依据之一。”
  沈浪了然的点点头,说道:“那他应该不会看不出来,是故意诓骗我的吧。”
  两人只是笑而不语,没有接话。
  沈浪又问道:“先前那老头,是不是和文石馆的老板是一伙的?”

  这个问题似乎引起了郑浩阳的兴趣,他反问道:“小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没有直接看出来,猜的。”
  郑浩阳笑道:“你这年轻人不简单哪,能在他们两人联手下逃脱的,屈指可数哦。”
  沈浪开玩笑的道:“两位不会是第三拨吧。”
  郑浩阳一怔,连忙摆手道:“同样的招数,用一次就够了,再用也不会见效的了。”

  “在你拿出子冈牌之前,我连你手里有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我相信,能够让他们两位郑重对待的东西,应该不简单。”
  “碰巧看到老王从后面追上你,我也就鬼使神差的跟了上来,看有没有机会捡个漏。”
  “本来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他们居然失手了,看来今天我和这子冈牌,是有缘了。”

  “我们喜欢搞收藏的,有时也讲究个缘分。”
  郑浩阳只当沈浪也是行家,这才能够解释得通那两个老狐狸为什么联手还还失败了。
  因为只有行家才诓骗不了行家。
  但是,像沈浪这么年轻的行家,当真是少见。
  可他却不知,沈浪完全是因为站在了上帝视角,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这才逃过了一劫。

  不然的话,可能在第一关就被那文石馆的老张给拿下了。
  解了心中疑惑,沈浪随即话风一转的问道:
  “郑总,那我这块子冈牌,是不是陆子冈大师本人的作品?”
  郑浩阳和短袿老者两人同时摇摇头。
  “小沈啊,老郑我也不诓骗你,我见过真正的陆子冈大师的作品。对比之下,这块子冈牌的工艺还是稍微略逊一筹。”
  “而我身边这位刘先利老师,是圈内有名的鉴定专家,尤其擅长玉器和字画。”
  “他也认定非陆子冈大师本人的作品,应该是陆子冈大师继承了他工艺的家人或者弟子制作的。”
  两人生怕沈浪一口咬定这就是陆子冈的作品,然后漫天要价,连忙开始解释起来。
  可没想到,沈浪压根儿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直接问道:“那这块子冈牌值多少钱呢?”
  郑浩阳微微一愣,只当是沈浪肯定知道这不是陆子冈本人的作品,所以才没有纠结这个问题。
  这也从侧面说明,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知道这块子冈牌底细的,甚至自身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和行家说话就没必要弯弯绕绕了,他直接道:
  “顶尖的子冈牌现在几乎都在博物馆或者收藏家手中,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了。”
  “像你这块品级的子冈牌,近几年在市场上没有遇到过。”
  “16年秋季拍卖会上的一块清乾隆年间的子冈牌,拍出了287万的高价,我觉得你这块不比那块差。”
  沈浪直接问道:“那郑总,你愿意出多少钱收呢?”
  郑浩阳稍微想了一下,道:“270万。”
  他出这个价是给沈浪留有一点讲价空间的,沈浪涨价到三百万以内,他都可以接受。
  可他又没想到,沈浪直接点头道:“好,今天难得遇到实诚人,那就270万吧。”

  沈浪之所以这么痛快的同意,是因为他看到了对方的诚意,而且270万的价格也不低了。
  毕竟16年那287万的价格是在拍卖会上拍出来的,而拍卖会上本就容易拍出高价。
  如果放在市场上,想卖出这个价格是很难的,而且拍卖会还需要收取佣金之类的,扣除下来还不到270万。
  虽然经过几年时间子冈牌可能有些升值,但沈浪相信不会升值太多,就算郑浩阳转手就拿去拍卖,估计也赚不了多少。
  而沈浪这么爽快接受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交这样一个收藏家朋友,毕竟以后少不得打交道。
  下次再从大明收些宝贝回来,如果进不去拍卖会,可以卖给老郑嘛。

  就算老郑不收,他这样的收藏家,肯定是有一个圈子的,推荐给他圈子里的朋友一样没有问题。
  看到沈浪这么痛快的答应,郑浩阳意外的同时,也很高兴。
  “好,好,年轻人就是爽快。”
  沈浪想尽快出手,郑浩阳想尽快将宝贝拿到手,所以几人都没心情在这里喝什么咖啡了,何况沈浪已经是第二杯了。
  沈浪是第一次交易古董,所以在流程上自然没有郑浩阳熟悉。
  双方先拟定了一个合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互相签字。

  随后一个重要环节是交个人所得税,大概3个点,扣除下来,沈浪得到了二百六十万多一点。
  虽然之前连续遭遇诈骗,但和郑浩阳交易的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郑总爽快人,我手里还有一些宝贝,下次想转手的时候还找您。”
  听到沈浪说手中还有宝贝,郑浩阳也比较心动,很是高兴的道:

  “好说好说,以后呀,你也别叫我郑总,叫我老郑就可以。”
  郑浩阳为了尽地主之宜,好好的宴请了沈浪一番。
  酒桌上三人算是进一步加强了认识,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而沈浪古玩圈小白的水平,也无法掩藏,他也没打算藏。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共同语言自然少了很多,但无奈沈浪手里宝贝多啊。

  他适时的将自己那幅唐伯虎书法的照片给两位看了看。
  两人鉴定之后惊叹不已,郑浩阳甚是心动,但沈浪表示暂时没有打算转让。
  有了这样一副书法作为桥梁,双方之间的联系不会就此中断了。
  从南京回到家后,沈浪又忙碌了起来,首先是把医院的钱给交上,接着找到厂主老刘,将续租合同签了,免得夜长梦多。
  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完,沈浪就开始帮助崇祯皇帝干活了。
  他先买来打印机,再按照名单一一搜索资料,按姓氏排列,整理好打印出来。
  细心的沈浪,还将这些文字都转换成繁体字,以方便崇祯阅读。
  崇祯提供的名单,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御史、给事中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能够找到资料。

  当然,这些资料是不是完全准确,沈浪也没办法保证,即便是编辑这些资料的人和一些史学家,恐怕也无法确保其人真的完全如史料记载的那般。
  毕竟,即便是现代社会,谁都没有办法保证网络上议论得沸沸扬扬的人物,他的性格和行为就真如舆论中所说的完全一样。
  何况这还是媒体不发达的几百年前。
  虽然这样说,但这些资料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
  比如像周延儒、陈演、魏藻德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庸才,怎么洗都洗不白了。

  再比如像孙传庭,周遇吉等为大明尽忠的人,他们对大明的忠诚也无用多怀疑。
  花了大约一天时间按名单将这些人的资料整理好并打印出来之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