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54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01 18:43:38

  来到京都,桓玄去拜见琅琊王,当时正赶上司马道子喝得酩酊大醉,坐上许多宾客。他半睁一双醉眼稀里糊涂地问身旁的宾客:“桓温晚年想作贼,怎么一说?”桓玄闻听,大吃一惊,伏在地上,汗流浃背,不敢起来。
  谢重当时是琅琊王府的长史,闻言举起笏板答道:“以前宣武公(指桓温)废黜昏君,辅佐圣明登基。他的功劳超过伊尹和霍光,至于大家的议论,请您公平裁决。” 司马道子喃喃道:“我知,我知。” 随即举起酒杯说:“桓洗马,我敬你一杯酒。” 桓玄谢罪退出,心不自安,对司马道子恨得咬牙切齿。
  这里涉及到东晋朝廷对大司马桓温的评价,桓温定蜀伐秦、克复旧都,废主立威,杀人逞欲,不臣之心朝野尽知。为什么司马皇室加强皇权之后没有治桓氏家族的罪呢?仍然是东晋门阀士族与皇族共天下的结果。
  首先桓温篡位没有形成事实,反迹未公开,与王敦不同;其二桓温废海西公、立简文帝,司马曜这一支皇族才得以登上帝位,如果质疑桓温,司马曜正统地位将受到否定。
  东晋高门士族集团希望由他们秉政,反对桓温等于反对士族权臣当政,所以谢重才有上述言语。谢重是谢安的侄孙,他的言行代表谢家。东晋另一大望族琅琊王氏在这个问题上也明确支持桓温,王珣曾赞扬桓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孝武帝不得不把翻桓温案的人发往外任。
  司马道子只是借酒发泄一下对桓温欺凌帝室的不满,经谢重一提醒,马上转变态度,因为这一问题朝廷已经做出定论。固然如此,伸张王权的帝室与桓氏家族之间仍旧充满矛盾和相互的戒心。
  太子洗马未做多久,桓玄出任义兴太守,义兴郡辖今江苏宜兴、溧阳一带,东临浩渺浑圆的太湖,境内湖泊众多,群湖相映,如同蓝色的仙境。美丽的景色难以抚慰桓玄那颗渴望建立功业的雄心,他在义兴的心情只能用五个字来形容:“郁郁不得志。”
  桓玄登上山岭遥望云水茫茫、金波闪烁的震泽(太湖古称),发出一声感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父亲是九州的盟主,儿子却只是五湖的一个小头领。桓玄难奈心中的愤愤不平,挂冠弃印而走,回荆州了,向着自己人生目标坚定地前进。
日期:2009-12-01 19:11:47

  目送飞鸿难
  桓玄挂冠而去。临行,桓玄给朝廷呈上一道奏章,愤懑之情溢于言辞:“我父亲辅佐皇家、平定祸乱的功劳,朝廷遗忘了,我并不再作计较。但是,先帝登上宝座,陛下接着得以继承大统,这些事,请陛下问一问那些议论我桓家的人,是靠谁得来的呀?”

  上天给桓玄一个机会,当他回到荆州的时候,发现最为忌惮、正值壮年的王忱去世,朝野上下正在为荆州都督一职展开角逐。司马道子推出中书令王国宝,尚书左仆射王珣参与进来。哪一个人任职荆州对桓玄有利呢?在桓玄眼里,这三个人都不是合适人选。谁最合适,殷仲堪。
  殷仲堪处于下等士族,得不到朝廷官员们的认可,王珣的话代表高门士族的态度,殷仲堪有什么资格!
  王忱在荆州时压制桓玄,桓玄自然不希望再出一个强力的人物。殷仲堪人微才弱、根基不厚正是桓玄所希望的。殷仲堪升任荆州刺史,桓玄出力不少。
  《比丘尼传》中记载,桓玄派人去求妙音为殷仲堪图谋荆州之职。当孝武帝就此事征求妙音意见时,妙音答道:“外内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说朝野内外公认殷仲堪显然是假话,意虑深远也是夸张之词,妙音如此回答必然受人指使或收受贿赂。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桓玄动用桓氏家族的力量在朝廷中暗暗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桓玄的心机没有白废,殷仲堪上任后,由于资望犹浅,只得使用小恩小惠收拢人心,对大政方针没有魄力,当政过于依靠桓氏家族的力量。桓玄重新崛起,荆州之人畏惧桓玄过于殷仲堪。
日期:2009-12-03 14:58:46

  眼见中央与地方关系紧张,江南局势一天天变坏,桓玄的心情却一天好似一天,他与殷仲堪交上了朋友。
  殷仲堪的确是个好官,生性朴素,为官清廉,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只摆五个碗盘,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桓玄去拜访,殷仲堪正在侍妾的房里睡午觉,手下人谢绝通报。桓玄后来谈起这事,殷仲堪连忙解释:“我从来不睡午觉,如果有这样的事,岂不是把重贤之心变成重色了吗!”
  桓玄和殷仲堪两人都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的东晋时代著名的大画家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画人物主张传神,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阿堵即这个东西的意思,在这里作眼睛讲。所以他常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

日期:2009-12-03 15:02:06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的名气到底有多大,有个故事这样讲的:
  顾恺之曾为京都瓦棺寺认捐一百万钱,可他手头没有这么多钱。于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庙里画了一幅维摩诘菩萨,画完之后,就差画眼睛。点眸子时,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钱百万。
  顾恺之的画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顾恺之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隋唐宋摹本。《女史箴图》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大概是八国联军入北京时抢去的吧?不过没关系,古人的优秀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暂时让英国人替我们保管吧!
  顾恺之不仅画技惊人,且文采出众,好谐谑,人多爱狎,曾为桓温参军,甚见亲昵。桓温死后,顾恺之去拜墓,作了一首诗:“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有人问他:“你以前是那样受桓公倚重,哭他的样子可以给我们描述吗?”顾长康回答说:“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后来做了殷仲堪的参军,想给他画像。殷仲堪是个瞎子,画出来丢人,便拒绝道:“我的相貌丑,不麻烦你了。”顾恺之说:“明府只是因为眼睛罢了,可明点瞳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可以看出,顾恺之非常聪明,但他对一些世俗事物的看法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所以桓温说他身上“痴黠各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