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炉》
第35节

作者: 云舍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羽箭会听我的吗?”
  “会的,”圣上松开手中的弓弦,百步外的箭垛应声而中。
  梁无疾最后看了一眼匈奴军的军旗,闭上双眼,手指轻轻松动。
  当梁军全部发出嘶吼的时候,梁无疾睁眼,看见匈奴军的护旗兵已经被射下马来,军旗在空中飘浮一阵后,落在地上。

  而护旗兵的尸体,喉咙中箭,被羽箭狠狠的钉在地面。
  匈奴军纷纷下马,朝着梁无疾跪下来。
  梁军全胜。
  梁无疾人生中第一场战役,比他想象的更加顺利。
  鹿谷,梁无疾会记住这个地方。
  在他戎马一生的生命里,这个地方他还有两次回到这里,这个让他扫荡大漠的起点。

  梁无疾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属于战争的。
  圣上说过,他生下来就是为了战争。说这句话的时候,梁无疾才六岁,将太傅张胡的儿子张冲揍翻在地上。
  张冲当时九岁。
  他们为了争夺一个玉璧而打斗。
  而玉璧是圣上刚刚赐给梁无疾的礼物。
  现在梁无疾知道了,圣上不愿意做一个皇帝,他更愿意做一个将军。梁无疾似乎想明白,圣上从小就宠爱自己,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圣上内心里也希望跟泰朝的历代皇帝一样,能够亲自率军征战四方。但是圣上这辈子做不到,只能把兵法传授给梁无疾,从小就培养他。等着他长大,等着他能够带兵征战沙场,只有梁无疾才能完全代替他,在帝国的敌人面前,威风八面。
  景朝高祖皇帝在代泰之后。当时的国师张道陵带领文武百官,劝谏高祖立下祖训:景朝历代皇帝,决不能亲征领兵。
  一个起兵推翻泰朝的戎马皇帝,却在登极大宝之后,被告知历代的皇帝要削夺军权。
  在记载历史的史家看来,景高祖绝对不会答应,但是景高祖答应了。
  这件事情在《景策》里,一直是一个谜案。

  不应该做一个皇帝,梁无疾现在完全理解圣上的苦衷,圣上并不是一个昏聩无道,任用小人的昏君。他只是生错了帝王家,他本应该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元帅,却因为无法抵抗大景的祖训,最后变成了一个沉迷于修仙的皇帝。
  梁无疾收拢了匈奴的降兵,有两千人,六百匹马,还有粮食和辎重。
  梁无疾命军士,将俘虏遣回平阳关。
  在清点人数的时候,梁无疾的兴奋慢慢的平静下来。这些匈奴骑兵,大部分都不是匈奴人,他们高鼻深目,倒是与揭族和抵族的类似。两千人里有四百名是女人,
  这不是匈奴的精锐人马,而是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但是匈奴的尸足单于为什么要把这些西域虏获来的俘虏,驻扎在鹿谷?

  梁无疾似乎感觉到一双眼睛在天空中注视着他,盯着梁无疾和他的军队。而这双眼睛,就是尸足单于。
  梁无疾在短暂胜利喜悦之后,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
  梁无疾在鹿谷驻扎了一天。
  然后继续向北,三天后,走出了沙海,进入到茫茫的草原。
  三天里,梁军没有遇到一个匈奴骑兵,连牧民都消失无踪。
  梁无疾看见自己的军士,骑着俘获来的马匹,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兴奋非常。他似乎看见了骑在马匹上的军士,变成了一具具枯骨。
  梁无疾第一次意识到,这些人,他们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了。包括他自己。
  五千名士兵,有五千个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去。
  梁无疾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在出兵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那些史上无数的名将,是不是都跟他一样,在获胜之后,去考虑这个残酷的问题。
  决不能在临阵之前,纠结于这个想法。梁无疾告诉自己,那将是一个灾难。
  老天似乎也知道了梁无疾心中闪过的忧虑。天空飘过了几片零碎的雪花。

  在梁无疾孤军深入草原一个月后,暴雪袭来。
  七月飞雪。
  在弈芝山下的一个湖泊旁,梁无疾站立在湖畔的营帐边,看着四周。
  他的五千兵马被困在四尺深的雪中。现在距离平阳关一千四百里,而前方是无边无际的大漠。

  五千军士早已经将刚出征的士气抛弃,在雪地里颓靡不堪。
  而鹅毛大雪仍旧在继续飘扬,只是申时,天空已经被雪暴遮掩,提前进入到黑夜。
  已经有士兵冻伤了手指,作为弓兵,这意味着面临着任人宰割的境地。
  梁无疾只能祈祷,在这样的雪暴中,如果有匈奴军队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现在就是袭击梁军的机会,梁无疾只能暗自祈祷,在这种天气下,匈奴骑兵也不能发起攻击。
  不,不能这样侥幸。
  梁无疾似乎看见了圣上在他十一岁的时候跟他说:
  梁将军,作为一个领兵的将领,决不能相信自己的第一个判断,更不能相信侥幸。因为你的期盼,也是敌人的期盼。

  梁无疾向传令兵下令:
  所有军士,今晚在营中列队,不可休息。
  没有人质疑梁无疾的命令,可是每一张脸都显露出质疑的神色。
  梁无疾心里对他们说:在雪夜里等待的士兵,也强过在睡梦中死去。
  这句话他不能说出来。
  将军的命令,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将军只需对胜败做出交代。
  天渐渐的黑了,梁无疾无可奈何的发现,自己在害怕。
  不过事实证明,梁无疾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的知觉是对的。
  一个好的将领,需要知觉,没有任何原因的直觉。
  这句话,也是圣上说的。

  圣上知道梁无疾有这个常人不具备的天赋。
  圣上要求在南殿临朝。
  大司徒、太傅张胡并不太介意圣上的这个坚持。而大司马郑茅很失望,郑茅更喜欢百官在圣上,他站立在陛下身边面南俯视百官的隆重礼仪。
  这也是郑茅不惜一切手段,一步步进入到大景帝国权力核心的目的。
  圣上在御医救治,滕歩熊祈寿两月后,终于能够勉强行走,恢复皇帝的责任,重新临朝。
  圣上所有的旨意,只通过滕歩熊和中官曹猛传递。
  圣上还不能说话,只能发出微弱和含混不清的声音,只有曹猛和滕歩熊两人能明白圣上的意思。郑茅和郑贵妃不能。
  太傅张胡敏锐的察觉到了郑茅与滕歩熊之间的结盟有了裂纹。张胡觉得郑茅和被他从民间寻找冒充郑氏的郑贵妃,已经被滕歩熊和曹猛之间的联盟排挤。
  张胡在思考,曹猛是什么时候开始跟滕歩熊达成了盟誓。可能是在圣上服用金丹中毒之后,也可能是之前,比自己猜测的更早。
  金丹中毒的事件被扭曲,圣上通过曹猛,告诉群臣,这是他在炼丹的过程中,没有听从国师滕歩熊的建议,曾经宠幸过郑贵妃,因此导致了炼丹失败。
  这些细节,让张胡知道郑茅的位置很危险。张胡在考虑,要不要站在郑茅身后,与郑茅交好。帮助郑茅。

  相比起郑茅,张胡更加忌惮滕歩熊和曹猛。
  郑茅只想做圣上身边的权臣。而滕歩熊和曹猛,一个是方士,一个是阉人,他们没有家族,没有后代,这两种人会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毁灭一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