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第40节

作者: 爱新觉罗非洲白脸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的一生,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没有人能确切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像什么样子。据说希特勒这样的杂痞,最早的时候也不过只是想考个大学,画几张画。结果没考上,后面大家都知道了。对张二狗来说,也是如此,以前在家里总是唯唯诺诺的,啥子都是狗嫂说了算。只从面馆生意开始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特别是准备重振盒饭生意,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从早到晚不仅要关照小面生意、忙活馆子装修,还要跟着刘老头学习做菜。狗嫂感觉重新找了个男人一样,脾气也不知不觉变得温柔起来。每天回去不仅要照顾张二狗的饮食起居,还要给张二狗搞按摩。动不动把头靠在张二狗肩上,做小鸟依人状。开始的时候把张二狗还不习惯,后来也感觉换了个婆娘似的。

  男人和女人各自做回自己习惯的角色,似乎更符合自然的规律。
  日期:2015-10-14 20:08:00

  请让我考虑一下
  小说的由来如同“秋莫名堂”说的,分毫不差。
  大约八月的时候,生活和工作都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我一如往常一样,用随手的写作减轻内心的烦躁,打发无聊的时光。没想到你们喜欢,竟然激发了内心很早的愿望:想写一本精彩的小说。
  读过很多书,在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伟大心灵面前,按福克纳的话说:觉得自己渺小得如同雄狮利爪下的一只跳蚤——小说写到今天,不得不说,“秋莫名堂”是对的,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虚拟小说描述的,与其说是自己,不如说是自己眼中的世界。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们艰苦追寻的,往往并不是因为热爱,而仅仅是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像一个消失了的人说过的:个人在承担起整个社会失衡的痛苦。
  也许本质上不是乐观的人,眼见过的人生,欢快或悲伤,本质无不只能以挣扎来形容。想写一群普通人的生活,也只能写他们,因为是他们中的一员。写的时候,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就在眼前;他们说过的话,犹在耳畔。有时也会流下眼泪。

  “秋莫名堂“为小说设计好了各种结局,我也认真思考过。但结局并不重要,只是每一种结局都不容易——不是指故事,而是指生活,真正问题就在这里。
  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很快会在职业生涯里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大约还有几个月,作为小股东的公司就会上市。回望十五年艰苦的历程,他的感受竟然是《肖申克的救赎》里,摩根福尔曼扮演的老罪犯说的:我只是想回到过去,找到当年那个无法无天的年轻人,和他面对面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他真的不肯定,今天的所有,就是十五年前出发时想要的——因为失去的太多了。
  另外一个非常熟悉的电工,多年后再见面时,他意外换患上了脑梗阻——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只比我大几岁,还记得他意气风发的岁月,如今头发已经全白了。老婆一直没有工作,儿子还在读书。朝为青丝暮成雪得他,经历了什么才走到今天?又如何去向未来?
  有点不敢去想。

  所以我想停下来,想一想,无论怎样的结局,希望和他们一起走到终点,而不是简单的技巧。第一次写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不管好不好,我想倾注全部的认真。
  最后套用《终结者》最后那句台词:我会回来的。
  谢谢所有,请给我点时间。
  日期:2015-10-16 13:35:00

  90
  那天晚上沈景冰还在犹豫时,李琳又打电话来,而且主动提到了工资。说每个月四千,沈景冰一听,急忙说太多了。李琳说,刘师傅不做了,四千是原来刘师傅的工资,沈景冰才没说什么了。其实刘师傅的工资没这么高,但这事就算定下来。
  上班第一天,沈景冰起个大早,想到既是见李琳又是新工作,精心为自己梳洗打扮了一番。除了穿上李琳送的新衣服,还把 胖发型打理了一下。李琳见了就笑起来,心想还好没梳个分头,不然就像汉奸了。
  不管怎样,加入李琳家的蔬菜托拉斯,也算是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不过沈景冰也说不上特别激动,毕业这五年来换了十来个工作了。但这次新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没有时间观念。搞不清楚半夜三更是前一天的结束还是新一天的开始。沈景冰每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上八点,坐公交车赶到李琳家仓库,等李琳开着货车出来,一起去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给馆子挨家挨户送菜,填好两联由收、发双方签字,标明金额的单据,然后赶往下一家馆子。如果不堵车的话,李琳目前的客户两个小时就跑完了,然后回到库房对账。中午吃了饭后,就没事了,俩人跑到李子坝的出租屋抱到睡瞌睡,或者看电视、吹牛。到了四点,陪着李琳开着奔奔车出去挨家挨户收钱,并签下第二天各家要货的订单,跑完又差不多两个小时。吃过晚饭,看一阵电视,把全部订单翻出来整理,张三家藤藤菜二十斤、茄子十斤、青海椒五斤,李四、王麻子家的需求又是如何。一个人读订单,一个人统计,最终汇总出各种蔬菜的总需求,然后给批发商打电话下订单。接着要么继续看电视,要么抱到再睡,到了十二点钟,就必须开着货车赶往盘溪批发市场等着,点货、装车、交钱,差不多一点左右,把头天预约的菜从批发商哪里拉回库房,然后分品种开始按各家的需求开始分包,贴好标签并装车,然后赶紧回家睡瞌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又再来一遍。沈景冰感觉这种生活很像以前看过的一部科幻片:主人被困在特殊的一天里,每天早上闹钟一响,醒来后前一天的经历又重新来一遍。

  沈景冰看见李琳随时背着的账本,就动手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动计算的EXCEL表格,里面包含客李琳经营的各种蔬菜名字、价格。每个客户一张表格,然后将每个人需求的数量按品种输进去,会自动生成每个客户的订单和第二天的总订单。品名、金额、客户名称、时间一应具全。李琳觉得真是太方便了,赶紧去买了个打印机,手工作坊一下子进入到电算化时代。李琳想起以前有次妈老汉打起来了,妈妈抓起一本账本扔过去,爸爸头一低没打着,账本直接从没关的窗户飞了出去。李琳一路小跑下楼,在花园里找死没看见账本。这下好了,也不知道第二天谁要货,最主要的是欠钱的叉棍名单在上面,损失了不少钱。现在好了,也不担心这种情况出现了——除非哪个把计算机抱起跑了。李琳把沈景冰抱到亲了又亲,心想这男人东西还真多。

  对沈景冰来说,有点不好意思的是拿了司机的工资却不能开车。李林说,你不是会开吗?好久你去把证拿了嘛?”,沈景冰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91
  娃儿最大,老婆第一,男人只能当个工会 ——李琳爸爸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沈景冰加入以后,爸爸把原来半夜进菜的工作交给了李琳两个。专心在家打理家政,但心里也暗自着急:这边李琳说非要和焊工耍朋友,那边婆娘打死也不同意。特别是知道焊工的名字叫沈景冰后,更加火大,直接怀疑就是个神经病。李琳爸爸夹在中间,真的有点恼火,心里也阴倒不好说得:这个娃儿取个啥子不好,非要取这个名字呢?其实因为沈景冰老家是严格按照辈分取名字的。中间那个“景”字就是辈分——按马克吐温的说法,在特洛伊陷落的时候、在罗马城铺基的时候、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在哥伦布还在航海的时候、在列克星敦枪声还是新闻的时候——沈家的列祖列宗就规定好了,是不能改的。加上出生时,一个算命的老头说这孩子命里还缺水,所以就成了沈景冰。长大以后一直有人叫他神经病,他也为此苦恼过很久,还想过去改名字。后来就习惯了,觉得沈景冰这个名字多少还有点艺术感。心里还感谢算命的,没说命里缺金,要是取个“沈景错乱”那就更麻烦了。这个问题始终要解决,李琳爸爸想来想去,建议李琳将沈景冰弄进来一起做生意,他也可以顺便观察一下沈景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