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10 11:05:31
有了韩、彭的援军,刘邦如虎添翼,从全力防守改为全力进攻。韩信确实是胜负手,到十二月,项羽被逼到垓下(安徽灵璧县),陷入重围,并且弹尽粮绝。
张良设计了“四面楚歌”的桥段。项羽夜晚听见四野八荒响起楚歌,大惊失色,以为汉军已经得到楚国土地,黯然神伤,夜里起身到帐中借酒消愁,虞姬在一旁陪着他。
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楚歌,项羽悲伤难抑,一边喝酒一边慷慨作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乃若何!”。此诗直抒胸臆,不讲究修辞,却悲壮动人,刘邦的《大风歌》也有同样的质地。这并不能说明项羽和刘邦是被耽误的诗人,秦汉之前的诗歌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比如《诗经》里的诸多篇章作者只是山野村妇,他们的吟唱质朴自然。大多数现代诗则完全落入文化的陷进,没有胸臆,只剩修辞,动人才怪。
项羽反复吟唱,在歌声中不知不觉流泪,虞姬跟着唱,跟着流泪。项羽的侍从们也都纷纷俯首哭泣,哭得抬不起头来。
《史记》中关于虞姬的文字仅寥寥数语,没有话本中的那个著名桥段: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自刎而亡。
虞姬有没有自刎别霸王?应该没有,否则爱八卦的司马迁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八卦。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147)
日期:2020-11-11 12:40:16
《楚汉春秋》的作者陆贾于汉初三朝为官,被刘邦任命为太中大夫(言官),关于项羽的事迹他自然最有发言权。司马迁参考其著述,足以说明《楚汉春秋》里并无虞姬自刎的记载。《楚汉春秋》在南宋时失传,现在已经无法查证。南宋很奇葩,很多重要的史籍都在那时失踪,比如还有《世本》和《竹书纪年》,可能这些书与理学的主旋律不搭,眼不见为净,省得惹人烦恼,大家轻装冲浪多潇洒,不背历史包袱。什么前浪后浪,都到“理学”的大渠里洗一洗。
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附上虞姬给项羽的和诗:“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张守节声称此诗引自《楚汉春秋》,这就非常奇怪了,原因有二。此诗风格不似秦汉之交的文风,倒似汉乐府,甚至是唐代的拟古风。其次,如果《楚汉春秋》果有此诗,司马迁没有理由不录。张守节看到的《楚汉春秋》有可能是个添盐加醋的版本,又或者他是从别的著作中转述。这首可疑的和诗为虞姬自刎提供了理论根据,它也是京剧《霸王别姬》里的唱词。
最有可能的是项羽遣散了虞姬(项羽刚释放刘邦父亲和妻子,料刘邦也不至于为难虞姬,否则就太流氓了),然后骑上爱马骓(顶级宝马的意思),带着八百多亲信,连夜突围。汉军到天亮时才发现项羽溜号,刘邦马上命令灌婴率五千轻骑追赶。
项羽的马倒是跑得快,可惜他的侍从跟不上,渡过淮河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结果还迷了路,鬼打墙间被汉军追上。项羽的宝马倒是跑得快,从包围圈中冲出去,到东城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人。(148)
日期:2020-11-12 12:04:04
汉军数千骑兵又追了上来。项羽自忖脱身不得,便对那二十八骑兵说他起兵八年来,身经七十余战,从未失败,这才占有天下。今天被困于此,是天要亡他,不是他打仗不行。
为了证明自己打仗很行,项羽向部下展示斩将夺旗的超强本领。项羽纵马冲杀,杀死三名汉军将领及百十来士兵,真是予取予求。一番恶战后,项羽仅仅损失了两名骑兵。
项羽忍不住得瑟,问部下他的表现如何,那二十六个骑兵心服口服,无不赞叹大王威武。穷途末路的项羽仍然沉溺于匹夫之勇不能自拔,不明白他输在哪里。扬雄《法言》的评论甚为简洁、中肯:刘邦胜在群策群力,项羽输在单打独斗,是自己不行,怨不得老天。(“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很励志,足够出传记了,加上父、妻都回来了,刘邦再无后顾之忧,便打算西行回国!)自义与自雄的人有祸了。
项羽确实威风,仅凭二十来人就突破重围,逃到乌江(安徽和县长江北岸的乌江浦)边,那时汉军还没有追上来。那时江边有条小船,小船的主人是对项羽忠心耿耿的乌江亭长。项羽完全有机会逃生,他本来也打算东渡乌江(“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史记项羽本纪》),可听了乌江亭长一番话后,项羽却改变主意了。
亭长安慰项羽,江上只有这一条船,他过河之后就安全了。江东虽只有方圆千里,民众数十万,足够东山再起。(14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