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扛水泥的穷小子到餐饮大老板——莫欺少年穷》
第12节

作者: 一个厨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抻面馆里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日子很平静,一天天过着。但是想学厨师的念头一直在大脑里转着,刺激着我也困扰着我。
  英子从老家回来了,回来后没有回熏肉大饼店上班,而是在五爱市场那里一家饭店找了个服务员的工作。那是一家比较大的饭店,她准备叫王姐也过去,因为那家店也卖熏肉大饼。正好赶上王姐的老板李姐也不想做饭店了,觉得做饭店累,不如做她以前做的服装生意轻松,于是李姐就把饭店兑了出去,王姐和英子一起去了五爱市场那个饭店。
  说实话,王姐和英子是我出来打工之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留给我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

  王姐和英子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五爱市场那个饭店的地址和电话号码。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有传呼机,传呼机很贵,那时候谁有个传呼机都是个小富豪了,得另眼相看。当然这是指打工的,不是指那些老板。我记得我有传呼机的时候,都是零零年的事了。
  对王姐和英子有些不舍,看得出她们也是一样,但这是没办法的事,相逢是缘,分开也是缘,只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还是会再见面的。
  王姐和英子走了之后,我遇到了打工以来第一个贵人。
  三姐有个河南老家的表弟,叫卜志毅,在省城的饭店打工,之前回老家相亲去了,回来之后直接到了抻面馆。
  他出来打工好几年了,开始的时候和我一样做力工,后来才到饭店干活。他比较聪明好学,可以配菜,简单的菜也能炒。由于和三姐是亲戚,他不用担心住的地方,所以他找工作也不是很急。三姐叫他到家里去住,他说不用,就住在饭店里。晚上我俩住在一起,我就问他厨师的事,他就和我讲,在他那里我对厨师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厨师是分做什么菜的。
  他给我讲中国有八大菜系,川、辽、鲁、粤等等。
  厨师都是从零活、学员做起的,先是学员,然后是学着做点零活,也就是打杂的,然后是学着杀杀鱼,收拾收拾海鲜,表现好被师傅相中,就可以去学着配菜了,等配菜干的差不多了,和师傅打好关系,一般的情况下是拜师傅为师,师父就带着在灶台上过过油、过过水,炒点简单的小毛菜,这叫贴灶。再之后,一来二去的可以炒菜,也就是厨师了。
  我问他现在是什么程度,他说小饭店可以炒菜,到大饭店就是配菜。他这次准备找个大一点的饭店去配菜,再好好练练自己的手艺,争取找到一位好师傅,好好的带带自己,然后再出去炒菜。
  当时很羡慕他都可以到小饭店炒菜了,那可是我对厨师的第一概念,觉得他挺厉害。
  我说:“我也想学厨师。”

  他说:“可以呀,等我找到好的饭店,如果缺干零活的就叫你过去,到时候好好干,学不学的成就看你自己的了。”
  我高兴地直说谢谢。当时想自己这是遇到贵人了,没想到一直觉得很难的事就这样轻松解决了。如果真的有机会进他说的那样的饭店干零活,工资低点也没关系,好好干,任劳任怨,一定可以学到东西。
  一个人在外面举目无亲,能够遇到这样的好心人就是贵人。
  在那个年代,出来打工的孩子都很朴实,说话办事带着农民骨子里的实在与厚道,一副热心肠。卜志毅就是这样的人。
  他在抻面馆住了几天,每天白天到外面去找工作,晚上回来。头两天不是很顺利,他说找他的都是小饭店,不愿意去小饭店炒菜,就没去。我也挺替他着急,因为他找到好工作,我也有希望。
  有一天晚上他问我:“喝不喝酒,会喝不?”

  我说:“会喝。”
  他炒了两个菜和我一起喝酒。
  这些年过来觉得酒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润滑剂,没有什么事是一场酒解决不了的。这句话也就自己说说,不能在老婆面前说,说了会被训诫。
  几杯酒下肚,话就多起来。他说他家里条件挺好的,是自己念书不好,初中毕业就不念了,在家里和他父亲学瓦匠,觉得累就出来打工。出来的时候家里不同意,是他自己偷着跑出来的。在外面干了几年就不打算回老家,准备在外面干了。
  他在饭店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服务员,俩人处了对象,可是那个服务员后来又和厨师好上了,他一来气就有了回家相亲这件事。
  我问:“相亲相得怎么样?”
  他叹了口气说:“不行也得行呀,要不然家里就不让出来了,都二十四了,再不结婚就找不到媳妇了。”
  是的,那时候农村结婚都早,过了二十一、二没结婚的没几个,不是家里穷、条件不好,就是自身有毛病。我的老家就是这样,二十岁结婚是非常正常的事。现在观念有点改变了,但是结婚的年龄还是很早。这也是一个习惯与传统。我是二十九岁才结的婚,二十多岁的时候没处对象,家里人跟着着急,母亲和姐姐们就在家里张罗着给我找对象,叫我回家相亲。我也有回家相亲的经历,都没成。其实我希望自己在老家说个媳妇的,母亲岁数大了,我又在外面打工,说个老家的媳妇可以在家照顾母亲,挺好的。可惜没那个缘分,相过两次亲都没被人家相中,也就断了这个想法。

  没过几天,卜志毅找到了一家比较理想的酒店,叫“博林酒店”,老省城人都有印象,是林业局的下属单位,比较有名的一家酒店。他走的时候把博林酒店的电话号码给了我,告诉我有时间可以去找他,同时还答应我一旦那里缺零活就叫我过去。

  我是一个月之后离开抻面馆的。
  离开抻面馆的原因很简单,是三姐的丈夫一直反对三姐和张哥在一起合伙开饭店,但是三姐没听。男人嘛,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点自己的尊严,三姐丈夫觉得自己的尊严收到了挑衅,于是就找了几个哥们到饭店闹事。
  三姐当时的情绪很激动,在饭店和丈夫吵了起来。那几个哥们儿准备动手打张哥,我拦着,那几个哥们骂我臭打工的装什么大瓣蒜,还骂了几句不好听的,把我惹毛了,动手和他们干了起来。结果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捞着好。那时候打架几乎很少有赔偿的,如果只是动动拳脚,没动什么刀子、棍棒,也就是个鼻青脸肿,打完了也就完事了。
  打完架,和三姐、张哥说:“你们这事早晚得解决,这也不叫个事,饭店也不挣钱,倒不如好好的把事解决了再想下一步。”
  家里不安定,在外面干啥都干不好。
  张哥和三姐的抻面馆不开了,我就离开了。
  从抻面馆出来走到大街上,抬头看看天,天空晴朗,太阳也很热。
  想想自己该往哪去?认识的人不多,能够称得上朋友的就是王姐、英子、卜志毅。
  不想到劳务市场去找活,实在不愿意站在那里让人挑来拣去,有一线希望坚决不去劳务市场。

  首先给卜志毅打了电话,他说晚上可以到他那里去住,现在他那里不缺零活,他叫朋友们帮着找找。放下电话,心里挺高兴地,晚上有地方住了。没有给王姐和英子打电话,准备直接过去看她们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