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商战的前沿阵地!》
第53节

作者: 单飞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今年年初时那么好的形势,自己在糖厂想方设法地巴结王栋都很难拿到糖,他以为王栋厂里的糖早在高价时销售一空了。

  他心想,不管王栋现在的库存是多少,以现在的价格销售,每吨得少赚多少钱啊!
  回想起当时求着王栋买糖的情景,再听听现在电话里王栋陪着笑脸要自己去他厂里进货,林立真想当面看看电话那边的王栋那满脸堆笑的表情。
  “让你当初舍不得卖,活该!”他在心里骂道。
  “王厂长,你们厂里还有多少搪?”林立问道。
  “大概有三四千吨吧。”王栋答道,他在数量打了点折扣。尽管这样,他的话还是出乎林立的意料。
  即使是往年糖价不高的时候,到这个季节,还能有千把吨糖的糖厂都已经很少了。

  王栋之所以会把七八成的真实情况告诉林立,潜意识是因为他还是有些底气的。
  现在手里这些糖,卖掉固然少赚很多,但依然是赚钱的,所以急于解困的他也不太忌讳谈这些。
  见林立不说话,王栋问道:“林经理,糖业公司今年的销售不错吧?有可能的话再支持我们一下,价格我们好商量。”
  林立没有正面回答他,但在话语也尽量婉转一些:“我们现在手也还有不少糖,估计全部卖完也还要一段时间。王厂长您也知道,现在这价格很难办啊。”
  听话听音,王栋听林立说话的口气,知道这事儿没什么指望,他又和林立在电话里闲聊了几句,挂断了。
  他之所以给林立打电话,也是出于无奈,自己手库存这么大,总要想办法销出去才行。不赶紧想办法把库存销出去,马要到来的新榨季怎么办?

  那些小客户出的价格太低,要货的数量又不多。
  糖业公司不同了,年初的时候一次在自己这里要了两三千吨货,价格也不斤斤计较,以他们公司的实力,今年肯定赚了不少。
  要是能从他们这里想办法,厂里的库存会好办得多。
  不过听林立的语气,似乎还有些记恨几个月前在自己这里买糖时发生的不愉快。
  王栋搁下电话后,思前想后,心里暗自感叹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接完这个电话,林立也是感触颇多。
  从王栋的话语,他意外地了解到其实以今年这么好的开端,也不是每个糖厂都像自己原先想象的那样大赚特赚。
  林立在电话避而不答王栋关于糖业公司今年销售情况的提问,实在是因为这事儿根本不足以对外人道。
  现在每卖一吨糖亏损那么大,这样的情况,不用领导特别交代,自己都没脸和外人谈起。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很轻松的,不知不觉间,两个月很快过去了。

  李欣手里现在有这么多钱,他自己不好烟酒,平时也没有过多的开销,顶多是带着李颖外出吃饭、旅游。
  他已经开始留意,准备给自己买一辆好车了。
  可是现在市场一般的车自己看不,觉得不错的那几款车价格又太贵,车价要几十万,这让他有些舍不得。
  虽然他也非常喜欢车,但是和在期货市场搏杀的那份刺激相,他还是更愿意把资金留在期货。
  已经进入了榨季末期,在省外市场的业务员们都渐渐回到公司里来了,不久前还冷冷清清的楼道里,往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只是和以往相,今年这个时候公司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刚从省外回来的林立,在熙熙攘攘的业务室里待不住,顺着楼道溜达着,见高辉在李欣他们办公室里聊天,也进去了。
  翘着二郎腿坐在皮沙发的高辉,从茶几拿起一张传真,端详了半天,长叹一口气,说。“才短短半年的时间,谁能想到现在的糖价会跌到3600元啊!”
  林立走过去坐在他身边,从他手里拿过那张纸,看了一会儿,回想着这几个月在外面来回奔波进货、销售的艰辛,颇有感叹地说。“唉,真是惨不忍睹啊!”
  夏小娜听他俩在傍边长吁短叹的,笑笑说。“你们俩怎么尽说丧气话?你们可是蔗糖分公司的业务精英哦。”
  “什么精英,都快没饭吃了!” 林立黑着脸,没好气地说。
  “呵呵,不至于吧?你们都没饭吃了,我们怎么办?”夏小娜说。
  “你们不在业务部门,有些事你们不知道!” 高辉小声说。
  “怎么了?这么神秘?”李欣听到这,抬起头来问。
  高辉起身走到门边把门关,小声说:“今年公司亏大了!”
  “亏了多少?” 李欣问。
  “具体数字恐怕只有吴总和财务部的经理姚丽才清楚。” 高辉说。
  “那你怎么说亏大了?瞎猜的吧。” 李欣说。
  “怎么是瞎猜的!你随便算算知道了!” 高辉一脸认真地说。
  “说说看,你怎么算的?” 李欣站起来给他俩递烟,自己也点一支,靠在桌边问道。
  “很简单嘛,你把今年一年我们销售的蔗糖进货价和销售价相减,大致能估计出来了。” 高辉说。

  夏小娜听了,不以为然地说:“进货价和销售价我们哪里会知道?你们几个分公司的人个个讳莫如深,搞得像军事机密一样。”
  “是啊。”李欣说。
  高辉在沙发坐直了身子,对李欣说:“你看我大致给你算一下哈,别的不说了,说那两个亿的贷款。三个分公司用这些贷款总共买了37000多吨糖,这些糖一直到个月,也是9月份才卖完。平均下来,每吨糖进货价和销售价倒挂不低于1000元,这亏损了3700万元了!”
  “你们的糖这个月才卖完?不会吧!再过一两个月新榨季都快要开始了!”李欣惊讶地说。

  “我骗你干啥?”高辉一脸认真,随后接着说:“再加应付的贷款利息,我们简单点,以10%来计算吧,那也是2000万。单是这两笔数字加起来,总计是5700万!实际,据我推断,贷款利息应该更高,不止10%!”
  “每吨糖进货价和销售价倒挂不低于1000元,有这么多吗?”李欣有些不相信。
  “我这是估计的平均价差,大致应该也差不太多。不信你问问林立,看看他在江浙一带卖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高辉指着林立说。
  林立点点头说:“大致差不多,而且这些还不包括销售费用,要是把每吨糖的运费和其他杂费计算在内,亏得更多!”

  李欣说:“我以为你们早卖完了,没想到一吨亏这么多!”
  林立说:“糖价跌得太快了,价格一下跌,买糖的人没了。原来还说今年供需有缺口,后来感觉到处都是蔗糖,卖糖的买糖的还多!”
  夏小娜说:“你知道今年进口了多少糖吗?290多万吨,史最多的!”
  林立说:“不单是这些,如果只是这些进口糖的话,供需大致平衡,糖价不至于跌这么多。听说非正常渠道进来的糖也很多,难怪糖价跌成这样!”
  李欣想了想,问高辉:“亏了5700多万,公司不伤筋动骨了吗?”
  高辉看着李欣,压低声音说:“岂止是伤筋动骨!去年这个时候,在银行申请这笔两亿元的贷款时,我听财务部的经理姚丽说过一个数字,公司的净资产是5000多万,具体数字我记不清楚了,反正不到6000万。这两个数字一较,是啥结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