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年我的经历和听到过的古怪事情》
第25节

作者: 燕北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片靠马路的林子树很少,因为陆续被扩建屋子、马路给占去地,只剩了十多颗桔子树。桔子树也不是很高的树,小孩子手脚麻利的三两下就能爬到顶。
  大晏招呼我爬树时我有点儿为难,因为那天我穿了裙子,但我朋友很少,我又因为性格,一直和同龄人有隔阂,可我又无比渴望有朋友,想融入他们,所以大晏喊了几声后我还是决定爬树。
  爬树之前,因为裙子不方便,我特意把裙子捋到一角卷扎起来,也看了树上树下,确认没有会挂到伤到自己和衣服的地方,哧溜的爬到了树上去。
  然而我刚上树,我母亲就找了来,喊我回家吃饭。

  我母亲当时看到我一个小姑娘居然穿着裙子爬树,顿时脸就拉下来了,口气很不好的让我马上从树上滚下来。
  小孩子天生对父母有种敬畏感,我也是,一看到我母亲生气了,便赶紧往下溜,结果脚一踩地,右脚板就是一阵剧痛,感觉到有什么尖锐的东西破开脚板扎进皮肉里似乎要把脚背都给扎穿了。
  我低头一看,原来只有野草的树下,居然出现了一块木板,而我脚正踩在这木板上,一抬起来,木板也跟着提到半空。
  我当时痛得嘴皮子都哆嗦了,直喊我母亲,说我踩到钉子了。
  我母亲更生气了,说我是个惹祸精,不长眼睛,连树下有这么大块废板子都没看到。
  我哭着跟她讲,我爬树前看过的,树下边没有东西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下树时就出现带钉子的废木板了。
  我母亲并不相信我的话,还觉得我是给自己找借口开脱,气得连扶都不肯扶我一下,要我自己走路,结果中饭都没有吃,她急匆匆的又带我去医院取钉子。
  那时候往后边去的热电厂那边还没有正式修好,路是黄泥石子路,大中午的,太阳又晒得要命,离家最近的那个中医院隔了五六里地的路,我就这样一边哭一边一跳一拐的跟在母亲身后往医院走。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坚持到医院,却记得当时母亲不耐又生气的面孔,取钉子没有打麻药,痛得不行,然后打了破伤风,母亲因为我脚板受伤的事,也托了邻居同事给请半天假,往家回的时候,她仍旧没有扶我,我跛着脚,硬是自己跳回了家。
  这么多年过去,钉子扎过的伤痕已经不见,但这段记忆却恒刻于心,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树下突然就出现带钉子的木板了呢?而且,真相说出来,无人信我。
  至于第二次踩钉,则全无痛感了。在隔了一年之后,我跟父亲去菜场买菜,大夏天穿着凉鞋,结果走着走着右脚后跟突然被什么东西给扎了,走一步就摁着不舒服,抬脚一看,后跟里居然扎进了一根钉子。
  当时菜市场旁边就有小诊所,父亲赶紧带我去拔钉打针,非常奇怪的是我居然完全感觉不到痛,就连打针也没有一丝感觉。
  而第三次,则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了。
  那是个下雨天,穿着套鞋在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刚出学校不远,我正走着,脚一落下时就感觉到刺痛,似乎踩到了尖锐的东西。
  好在我那时反应也快,左脚往前跳了一下,右脚就没有完全落下去,等我站稳了回头一看,刚才右脚落下去的地上,又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枚钉子,静静的圆头在下,尖头在上。
  这一回,我仍旧记得,我之前是并没有在路上看到有钉子这东西的。
  经历了三次莫名其妙的踩钉子事件,之后,这类事情就再没有发生了。

  日期:2020-07-31 14:39:10
  故事24、炸玻璃
  踩钉子的事件,我经历了三次,而另一件让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的人生里特意针对我,对我恶意满满的,就是炸玻璃这个事。
  到现在为止,我经历了两次,事情不大,却也不好解释。

  八十年代的时候,物资其实还是不丰沛的,我的父母很辛苦,既有两家的大人要赡养,下还有我们三兄妹得养活,尤其我还是个病秧子,几乎一周要进一次医院。
  八十年代的物资虽然比七十年代要丰富,但也还是紧张的,一般家并没有多余的零嘴给小孩子吃,哪像现在,种类丰富的糖果、水果、饮料等,条件好的当然不缺,但条件一般或不好的,小孩子的零嘴就少得可怜,紧巴巴的。
  那时候我特别盼生病,因为要是病得严重一点,母亲父亲就会抠出钱来买糖水罐头给我吃,那份小时候的甜,现在回想起来都能让嘴里泌出口水来。
  而平时,因为家住在山边,嘴馋起来就全靠自己进山打野食了,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吃得最多的,一种是某种草的草根,白生生的,挖出来后洗干净直接嚼了,含的水份又多又清甜;还有美人蕉的花蕊的蜜,也特别甜口,可惜量极少,并不得我们小孩子青睐。除了草根,最让我们惦记的就是山里的泡(野生山莓)、鸡爪一样的万寿果、八月瓜等,我家那儿的山小,也不高,山里一到春夏,泡特别多,这就是另一种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野果了。

  山莓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山泡,直立灌木,长的果子像个小小的很多小球粘在一起形成的大一些个头的球状,红了的果子吃起来特别沁甜,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零嘴之一,因此一到长泡的季节,大孩子小孩子都往山里跑,都抢着摘熟的,去得晚了,就只剩下还没熟的发酸的青坨坨。
  我因为病秧秧的原因,进山摘泡总是比别人晚,然后就摘得特别少,因为漏网之鱼极少,吃不到就嘴馋,心里老惦记着这个东西,所以有天周末做完作业,国伢子和他另外的同学来喊我去不去山里摘泡时,我非常动心了。

  国伢子胆子包天,让我带上大个头的玻璃瓶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节约着,条件好的会买橡胶的热水袋,而寻常人家要取暖,就多用医院用完的盐水瓶,我因为刚病了一场,支气管炎发作得有些严重,父亲见我完全吃不下东西,就给我买了桔子罐头吃了,瓶子正好洗了阴干着还没有留作他用,我便带上了这个厚玻璃瓶,跟在国伢子他们三个男孩子身后偷摸离开了家。
  因为家面前的山里已经被摘得只剩涩口的极小的青坨坨了,所以国伢子他们决定要去的是十多里地外的龙须塘那边的山。我家当时已经在郊外,而往东走,龙须塘则更偏僻,住户又少又分散,山体也连绵高大很多,我本来有点胆怯,但因为有三个同龄的男生同行,又被泡的美味勾着,因此只犹豫了一下就没有反对。
  偏有偏的好,走了蛮远到陌生的大山里,我们四个人都发现了很多长得极好的熟泡,完全不用争抢,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四个人都摘满了满满一大瓶子满载而归。
  路上很平静,然而走出龙须塘地界,到了这个地方和林化厂交界的十字路口时,我小心拎着的玻璃瓶子突然发出一声脆响,我们四个人同时一顿停住脚来看,发现我手里的瓶子居然全空了,满满一瓶的泡滚掉了一地,在泡里躺着比较打眼的,是一块厚厚的将近有一厘米的圆形玻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