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八十年——刘备的汉室梦、刘禅的梦醒时!》
第33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新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当朝天子对于曹操的态度。我大汉最后一任天子谥号献帝名讳刘协(虽直呼不尊,权且表述方便),绝不是什么愚昧无知之徒,相反却是有着相当的见识,只不过年少即位的他沦落与权臣之手,尤其是遇到了曹操,在大汉江河日下汉祚率移的情况下,天子再怎么聪明,也是无可奈何的了。所以,一旦有机会除去曹操,天子是绝对会谨慎的把握住的。因此,董承自称有衣带诏,很有可能,这衣带诏是天子给他的。

  更何况,一旦事情败露,凭借董承与天子的关系,天子就算不知情,也一定会受到牵连,无辜的总是他,所以,既然如此,倒不如与董承一起搏一把!所以,不论衣带诏有还是没有,但是以衣带诏作为政治号召,要除掉曹操的这件事,是一定存在的,而我,自然也在其内!
  因为身为大汉皇族子孙,除贼扶汉,是我的血脉加诸于我身上的责任,我刘备,责无旁贷!密谋除掉曹操,一个不慎,就是要掉脑袋的,但是我刘备也算腥风血雨、尸山人海里走过来的人,为了大汉,搏一把,有何惧焉!而且,我没有料想到的是,这次的衣带诏事件,也成为了我日后的有一大政治依仗或政治号召,成为了我除贼扶汉的有一面大纛王旗!
  那么,董承等人,是怎样具体谋划的呢?又是怎么与我联系的呢?在《三国志》的记载为,最初董承以衣带诏为号召要除掉曹操的时候,起初,我是并没有参与的,这是实话,因为除掉曹操,的确冒险,所以一定要详细周全的去考虑,绝对不能冒失,现在的许都,曹操的眼线遍布,重兵把守之下,如果不谨慎小心,一个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还谈何除贼扶汉?
  可是最终,我还是加入了董承等人的密谋,因为什么呢?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一个直接原因便是我与曹操吃的那顿饭,以及曹操所说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在这之后,我才加入了董承等人的密谋(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遂”字,这个字虽然表示承上启下有因果的关系,但是,这是否就证明,因为曹操说我是一个英雄,我觉得曹操看出我的内心,便果断的答应了董承等人呢?

  对此,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那也就是说,“青梅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是我加入衣带诏的一个直接诱因,那就是我深知曹操的志向,绝不是扶汉了,而曹操也明白,我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老实,而另一方面,我之所以在此时加入衣带诏的行列,也是来源于我长久的观察而审慎的做出的决定,否则,吃一顿饭就要去做一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我刘备还是没那么鲁莽的。那么,这长久的观察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便是董承等人的决心与实力。除去曹操,非同小可,此时的曹操,尤胜当年的董卓,而此刻的我们举并不具备当年王允的影响以及吕布的助力,此刻的朝堂心向大汉的老臣也逐渐的失去了当年的勇气与忠心,因此,董承等人的密谋有没有恒心、有没有周全的准备?是否是虎头蛇尾?
  这些我都要仔细的去考虑,我并非不想除去曹操,或者说我比谁都想做掉曹操!因为此人太过危险!可是我也不会盲目的去送死,那样于大局,毫无意义。另外,董承等人的实力如何,有没有一击必胜的把握呢?这些,都是我所必须思考的严峻问题。
  另外,一个现实的条件也迫使着我加入了这个衣带诏,那就是曹操实力的与日俱增,此刻的曹操,在许都逐渐的稳固了统治,由于屯田养民,迁移百姓,使得这附近的百姓哪怕知道现在天下还是大汉的名字,可内心里却早已把曹操当做了救世主,久而久之,我大汉的人心,可还会存在?现在若不动手,日后难度将会比这高上千倍百倍!
  第三,曹操消灭吕布初据徐州,袁术丧胆、张绣龟缩,河内张杨被杀之后,曹操更是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四月一举占据了河内郡,这也就是说在黄河北岸占据了一个前进基地,此刻的曹操,已经不单单是跨州连郡的割据势力这么简单了!我明白,他的下一个目标,要对袁绍,动手了!这也就更加的凸显出,他曹阿瞒此人,心里没有了大汉,而是志在天下,因此,此人,绝对留不得!所以,虽然我对于董承等人的实力还尚且不太放心,但是现实情况的发展迫使着我不得不加入衣带诏的行列,谋求做掉曹操!

  而在如何做掉曹操的方案里,我与董承等人,似乎有了不同的意见。当时的形式,如果在许都贸然动手,就算成功,那么,我们能否控制得了曹操的部众?一旦发生鱼死网破,曹操部众再次劫持皇帝,又该怎么办?再者说,一旦做掉曹操失败,我们又该怎么全身而退?拥汉派的力量在逐渐的减少,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掉,必须谨慎,让这最后的拥汉派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因此,我的主张就是在外将兵、联结诸侯威胁曹操,在这个时候,手里有兵,腰杆子才会挺直,才会有足够的和曹操叫板的底气!而与此同时,在内则生变,肘腋之患疲扰或者最好做掉曹操,到那时里应外合,事方可成!
  其实在这里,不得不承认的一点,那就是我有私心,曹操此人奸雄大略,在他的身边,我是绝对无法翱翔于九天的,所以,必须要脱离曹操,才会有机会壮大我自己。故而,我开始着离开曹操的谋划与准备,而离开曹操后,我的目的地是哪里呢?当然、是徐州。
  可是话虽如此,曹操,又怎么会轻易的放我离开呢?就在此时,天助我也,一个好机会出现了!机会的来源者,正是我当时的老对头,蠢材袁术!袁术这个蠢材自从称帝以后,简直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当时的淮南遭灾,老百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可是袁术依旧穷奢极欲,后宫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弃百姓者,恒为百姓所弃之!袁术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败亡?他的败亡,没有可悲,咎由自取,反倒是百姓的幸事,是天下的幸事!可是,哪怕袁术得统治区到了这样的地步,袁术也没有丝毫的改变,而面对于外部曹操以及吕布的打击,孙策的独立等等,袁术简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此,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九月,曹操亲自率军征讨袁术,袁术甚至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其留守四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并大军全部被屠,袁术的势力更是衰落到了极点。
  除却外部的军事打击,袁术的部属陈兰、雷薄叛变袁术,再次掠夺了袁术本就为数不多的粮食逃奔到灊山一带。此时的淮南,天灾不断,没有粮食,袁术,真正的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