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权力之巅》
第51节

作者: 向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君然点点头:“嫂子,您想想,咱们国家面积这么大,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贸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个技术,一旦成功还好,农民们能够受益。可要是失败的话,必然会造成对农民农村经济的损害,到时候,这个责任谁来承担?你以为地方官会认为他们做错了吗?肯定不会的,他们要么把责任推到农民身上去,要么把责任怪罪到我们的技术上,到头来,到底是帮农民还是害农民呢?”

  金丽若有所思的点了一下头,跟丈夫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觉得徐君然说的很有道理。
  侧头看向一直默然不语的金承佑,却发现老人此时的表情很是纠结,仿佛在犹豫着什么,就连拿着老花镜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着。
  徐君然明白,他肯定也听懂了自己的话,原本想着利用稻田养殖的技术帮助农村的农民们致富,却没想到这个事情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这种打击对于一个一心扑在农业研究上的老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虽然不知道上辈子老人是怎么度过这个劫难的,但是现在徐君然却有了一个别的办法。
  沉吟了一下,徐君然对金承佑道:“金教授,其实,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什么?”

  金承佑霍然抬起头,看向徐君然,沉声问道:“你说说看,到底是什么办法?”
  对于金承佑来说,搞了一辈子农业研究,被人笑话成泥腿子他并不在意,当年他扛着一副行李卷从村子离开的时候,就发过誓,这辈子如果不能让乡亲们吃上饱饭,自己这书就算白读了。
  后来,这个梦想变成了让整个华夏的农民吃饱饭。
  这不是笑话,八十年代的时候,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惜名,不惜利,只是为了理想而活着。
  这种人,叫做理想者。
  那个时候,大学是不收学费的,很多人读书的时候拿的都是对困难学生发放的奖学金与助学金,大部分领取的都是乙等助学金,每个月有十几块钱,除了像曹俊明和曾文钦这样家境不错的学生不领取之外,像徐君然这样的人,就是靠着这些助学金读完大学的。
  而这一批人当中,很多人多年以后,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交给了这个国家。
  徐君然不是那种死板的人,甚至于重生之后,他甚至有些腹黑,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做出改变的话,是没有办法去跟那些头脑、经验和势力都比强大许多的敌人斗争。所以,他已经打定主意,主要能够达到目的,自己绝对不会坚守那些所谓的原则。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君然才想到利用黄子轩。
  即便如此,面对金承佑这样的理想者,徐君然依旧没办法不尊敬他,因为就是这样的人,撑起了华夏未来的天空,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绽放着最美的光亮,让这个民族在三十年内完成了五十年甚至更多年才能走完的路。

  掌权者未必是值得尊敬的,但是那些为了老百姓的一粥一饭而殚精竭虑的人,值得敬仰。
  “金教授,我觉得,要想搞好稻田养殖,最起码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我虽然不太了解稻田养殖的具体内容,但是我知道一点,哪怕是再有经验的庄稼把式,种地之前,也得好好的看看土质。”
  徐君然的话,让金承佑眼前一亮。
  他点点头,直接对女儿说道:“小徐说的没错,如果要推广稻田养殖的技术,必须要坚持以利用低洼地、一熟田为主,充分利用田头沟、排水河,不挖或少挖农田。”
  金丽想了想补充道:“不仅如此,我觉得应该把稻田养殖田间工程建设纳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做到与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

  说着,她看向徐君然道:“君然,你说呢?”
  很明显,金丽和金承佑父女二人都把徐君然当做可以咨询的专业人士了。
  徐君然一阵无奈的苦笑,他又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哪里知道那么多关于稻田养殖的东西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析,是因为他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前世在基层也干了几年,农村工作也了解不少,这才知道这些事情。现在金丽忽然问他一些专业的东西,徐君然还真的回答不上来。不过为了让这一对父女把试验田设在李家镇,徐君然是豁出去了。
  “嫂子,金教授,我觉得真正要搞好稻田养殖,不能只靠一家一户的那几亩地,而是要集中大面积的稻田,以村组为单位,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建设一批稻田养殖的专业村;坚持以规模经营为主,把责任田和口粮田分开,鼓励种植大户招标承包,使农田向专业大户流转。”徐君然面对金家父女的疑惑目光侃侃而谈,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好!好!好!”
  金承佑半晌之后连说了三个好字,对曹俊明道:“俊明啊,你这个同学不错,很不错!比你强,你只知道坐在大学里面做学问,却不知道下去体验老百姓的疾苦。这一点不好。”
  曹俊明一脸尴尬,岳父总是觉得他这么在学校里面当教师不合适,毕竟国家现在刚刚恢复一些元气,各个岗位上正是缺乏人才的时候,像曹俊明这样成绩优秀,又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更应该去需要他的岗位上,而不是呆在学校里面。
  徐君然却是笑了起来,点点头对金承佑的话表示了赞同:“金教授您说的没错,大哥这么有本事,就是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多为群众做一点事情,老是躲在学校里,能做什么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曹俊明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兄弟也来了一个阵前倒戈,无奈的看着岳父和徐君然道:“这下,你们两位又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大家顿时都笑了起来,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笑过了之后,金承佑对徐君然道:“小徐,你的想法不错。我呢,最近也正好在搞这方面的实验,院里面也支持我们尽快研究出能够帮助农民兄弟温饱致富的门路来,你说说,你们武德县有什么优势?”
  徐君然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半天,不就是等着金承佑的这句话么?
  “金教授,我们武德县的地形和环境属于整个中部地区最为普通的,可以说如果在武德县能够搞起来稻田养殖,那么在整个中部地区就都可以推广进行。而且李家镇公社作为武德县最为贫困的几个地区之一,也需要您的帮助。”
  徐君然的话是实话,前世金承佑确实在武德县搞过试点,不过那都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转头看向了女儿,金承佑问道:“小丽,你怎么看?”
  金丽想了想,看了一眼一脸期盼的徐君然和林雨晴,笑着说道:“爸,您就答应君然吧,我看他可是望眼欲穿了。”
  徐君然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金承佑默默思考了一会儿,又仔细的看了看徐君然交给自己的那些资料,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李家镇公社的地理环境和土地情况,甚至连县里面可以提供的一些扶持都写了上去,他这才点点头道:“这样吧,过几天咱们去看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