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然知道,而他,任命李严有权掌管军队,并且实际上统管永安军队以及好友费观执掌江州军权,实际上,正是为了给诸葛亮制衡李严,提供机会。因为,诸葛亮的职务是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
前文说过,为了制衡尚书令的职权,三公、大将军常常以录尚书事来执掌实权,而李严身为尚书令又被留下来镇守永安,那么自然也就说明,朝廷政务还是由诸葛亮一人执掌,李严,却是以尚书令和托孤大臣的职衔被限制在了永安。
而刘备戎马一生四十年,识人之明在三国里也是首屈一指,对于李严的为人,他应该有这清楚地认识,他明白,自己给予李严政治权利和实际的军事权力,却又把李严的政治权利造成真空状态,这就必然会使得李严在更加盛气凌人的时候愈发的不满,甚至是生出异心。
而在李严加横跋扈、生出异心的这个阶段里,由于李严被限制在江州,整个东州集团的其他存在,应该早就已经被同化,那时的李严将无人支持,而他只要稍有不满,那么就会给诸葛亮除掉他的借口。到那时,凭借着诸葛亮的能力,除掉偏居在永安、江州一带的李严,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这恐怕是刘备托孤李严的更深一层含义,那也就是说,李严此人,不得不用,但是为了季汉政权,却又不得不防。只不过,这个任命的考量,代价,有一些大而已,当然,这是后话。
而在这之后,汉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刘备从容驾崩,谥号昭烈帝,葬于惠陵,而季汉,则正式进入了诸葛亮的时代,一个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时代。
日期:2020-04-26 09:00:14
第二章 夙兴夜寐 威武自强
(一)动乱四起 危急存亡
季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五月,刘备驾崩一个月后,太子刘禅在成都即皇帝位,改元建兴,是为建兴元年,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后主。刘禅刚刚即位,诸葛亮托孤大臣的身份便再一次得到了肯定与证明,因为后主刘禅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职权,封侯只是个荣誉性的加封,但是重要的,是后面的开府治事,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的开府治事,指的是汉朝以来,三公、大将军级别的高官自己组建自己的官署,选拔僚属来理政处事,这也就是说,朝廷本身有着各司其职的百官,但是丞相自己却又搞出了一套小班底。小班底里各个职员所负责的工作领域,有的甚至与朝廷所设置的官员职务相重合,一旦丞相开府强势,很容易,便是架空朝廷原本固有的官员权力。
另外,朝廷百官以丞相为尊,所做诸事取决于丞相,而丞相一旦开府治事,则进一步明确的细致的将各项朝廷重要职权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是莫大的集权,更是对于皇权的一种挑战,但是诸葛亮,却得到了这样的实权。
这还不算,不久之后,诸葛亮又成为了益州牧(顷之,又领益州牧)。有的人会认为,一个益州牧,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一个地方的州牧,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实则不然,因为此刻的季汉所占有的土地,基本上就只有东汉时期的益州的土地,所以益州牧实际上就是季汉地方官员掌管土地民政的最高职位,统辖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掌管益州境内的大小事务。
所以,诸葛亮此时不仅是朝廷的丞相,统管整个季汉全境所有的大小事务,还成为了益州牧,在另一层面上统管益州全境,所以,这样的集权简直是达到了极点,这也足以看得出,刘禅对于诸葛亮委重至深。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却是只得注意,那就是避讳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向来讲究个为尊者讳,而益州牧这个职位,在诸葛亮之前还有一人担任过,那就是刘备。按照礼制来说,所有的大臣、后代将不会再有人担任益州牧或者以益州牧这个名称来行事,否则都是对先帝的大不敬。
那么,诸葛亮身为托孤大臣,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他不知道自己一旦领有益州牧是对先帝刘备的大不敬吗?他当然知道,只是,当初刘备以左将军、大司马领益州牧,全权掌管一切,而现如今,刘禅既然有先帝刘备的遗命,视丞相如父,也是为了给予诸葛亮这样的待遇,所以,诸葛亮自然也就接受了这一任命。这恰恰是对诸葛亮地位的再一次肯定,而诸葛亮,也是欣然接受了这一肯定。
而在诸葛亮得到如此晋升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的职务,李严也是由尚书令、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被加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看上去,武乡侯与都乡侯差不多,但是后面的可就差太多了,所谓的光禄勋,在秦朝的时候名叫做郎中令,守卫宫殿门户是其主要职责,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禄勋。
而在这之后,光禄勋则进一步得以总管宫殿内一切事物,发展成为皇帝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以及传达招待官员的宫内总管。居于禁中,接近皇帝,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此时,李严的这个职位却是相当的尴尬,光禄勋不但没能掌握宫内禁军,反而是被挤到了永安,但是另一个方面,李严此刻的光禄勋与假节则再一次加强了他在永安掌控军权的力量,这样也能够使得李严颇为的满意。
可是,与此同时,诸葛亮的职权则进一步加强,以至于到了“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地步,所以,当刘禅刚刚即位后,诸葛亮的权势便是再度得到加强,但实际上,这种权力的加强,却是迫于现实形势,而不得不如此。
因为此时的季汉,当真是内忧外患。首先是内忧,简单来说十六个字:
元气大伤,人心不稳,人才凋零,内部叛乱。
(二)内部的忧患
元气大伤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到十一月(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的夷陵之战后,刘备与诸葛亮辛辛苦苦积攒了十四年的家底基本上全部被掏空。
就地盘儿来说,荆州零陵郡、武陵郡、南郡等五郡丢失,上庸等东三郡的土地也被孟达交给了魏国,季汉的领土幅员至此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就军事与人口来说,短短的四五年的时间,季汉集团前前后后损兵十余万人,导致数十万的人口丢失,而且,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宿将,要么战死、要么病死,夷陵大战中,冯习、张南等军事新秀又战殁沙场,所以,到刘备驾崩的时候,整个季汉的军事实力遭受到了重大的损伤。
人心不稳指的是刘备刚刚驾崩,蜀中百废待兴,一方面不稳的是刘备的股肱派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一方面是益州本土派势力会不会趁机发难?更何况,少主即位,年仅十七,丞相辅政,权倾朝野,这样的权力结构也是使得人心浮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此刻的季汉,不但官僚集团有着人心不稳的现象,各地百姓内心也是有着不同的想法,所以,此时的季汉,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所提到的那样,“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着实处于相当危险的处境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