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黑牌》
第23节

作者: 乌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哎,就好!”
  厨房里传来一阵如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不一会儿,就见一个一身蓝色袄裙的少女快步走了出来。
  却见她径直走到江二身边,把东西递给了江二,韩元恺伸到一半的手讪讪的停在半空,正要往回收去。江二虽也有些愕然,但反应却是机敏,一接过便顺手往韩元恺面前一递,巧妙化解了这场尴尬。
  天渐渐亮堂了起来,接过江二手里正往外冒着热气的布包,韩元恺有些尴尬的说道:“多谢江叔,多谢姑娘,对了,江叔,不知道我昏了……”
  “铛!铛!铛!”
  韩元恺正想借机打听下如今是大明哪个皇帝临朝,没承想话刚出口就被振聋发聩的铜锣声打断了。
  知道这是召集村民的铜锣声,江二他意味深长的撇了面前的年轻汉子一眼,也来不及再听他说话,顿时拔腿就往外头走去。
  看着江翠翠也跟着往外头追去,韩元恺更不能单独留下。
  王家大门外的那一大片空地上,昨日的道台早就拆掉,被王家的小厮们劈成了柴火。
  趁着村民们还没下地,王青把庄里所有人都召集到了一起,准备把朝廷公文的内容读一遍,然后再看着底下的人群,都将因此而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脸来,想想他就觉得十分快意舒畅。
  他的大大,人称王三太爷,无儿无女,死了之后偌大家产都分给了这些苦哈哈,作为他最为亲近的侄儿,王青反而连一分好处都没捞着,虽然籍着此事,他自己也博得一个好名声,可在昨日一切都毁掉了,这次他不仅要把丢掉的拿回来,还得管这些瓜分了他家产的贱民再收点利息。
  这般阴阴的想着,又瞧着底下人群不时投来疑惑的目光,王青感觉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挑衅,在人群中快快的扫了一眼,随后沉声说道:“江郎中,你也是庄里为数不多识得字的人,我这有封书信想请你给瞧瞧。”

  人群安静了下来,随着王青的目光回头看去,江二忙道:“不敢,我也只是粗浅认得几个,怎好在里长老爷面前丢丑。”
  王青面皮上带着笑,语气不冷不热的说道:“江郎中,怎么今日倒过谦起来了?你还是看看吧,这可是县衙昨夜里差人送来的官府加急文书。”
  江二闻言心里便是一动,也不好再拒绝,穿过人群走上前去,一脸凝重地接过信封拆开一瞧,待瞧清了上边的内容,却也不由得大吃一惊:“什么!这次不仅多加了两道饷,还得把前些年灾年赦免的补上?每亩多加九钱饷银,加上以前的五分银,这……”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村民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脸疑惑和迷茫的你看我我看你,眸子里全是不可置信的眼神。

  王青面上仍挂着笑,闻言点了点头:“江郎中,你可看准了文书上的县衙公印?大伙儿都听清楚了吧?也不是我逼你们,官府限期三日内必须把这次朝廷征收的田赋交齐了,否则,我也省不得要按章程办事了。”
  江二闻言不禁摇头道:“里长,不说往年灾年免掉的,就说现在,一亩薄田就要交九钱五分银,可就是以往大丰之年,平均亩产所得也不过四五钱银子,这如此之多的田赋,乡邻们就是不吃不喝,也还亏着二三钱,这叫大家如何凑的齐交得起?”
  江二话音刚落,下边便轰然大乱。
  “这定的是什么赋税,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官老爷们这不是让咱们赔钱种地?”
  “里长老爷您能不能替大伙儿想想法子,去衙门说上一说,这也实在是太荒谬了。”
  “是啊,里长老爷,你替咱们去跟衙门说一说情,这赋税无论如何也定得太不合乎情理了,我们都愿意签下万民书。”
  “里长老爷,你发发慈悲……”
  王青叹了口气,无奈摇头道:“唉,我又能有什么法子,这可是印着衙门印信的文书,承蒙祖上留了点儿祖产,我这次也要交很大一笔的银子,至于你们能不能凑齐,也不是我一个小小里长要操心能操心的事,都散了,大家都散了吧!”
  人群中霎时便“嗡”地喧闹起来,想要向旁人借银子,却又互相大吐着苦水。
  刚才江二和王青两人说的话,韩元恺已听得一清二楚,再加上耳边唉声不断的,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想来这次的赋税定然很重,大大超出了村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看着人群后头,那站在不远处的少女一脸愁容,韩元恺在心里暗暗摇头,他也实在无能为力帮不上忙。
  台上的王青高高在上,目光在人群中逡巡着,随后停在了一处角落,在韩元恺身上狠狠盯了一眼,又往旁边的少女瞧了眼,冷哼一声,随后转身回了大院。
  他在等,等着瞧一出好戏。
  初升的日头透过微凉的晨雾,暖洋洋的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然而,此时江二的脸色却有些沉重,他一边走下台阶一边还在心里盘算着,需要多少钱粮才能补上这次的大窟窿。
  有些贫苦些的村民们见他从身边经过,纷纷拉着他的手向他求助,好似溺水的人拽住了水面上漂来的一根稻草般,直到他郑重的摇了摇头,这些个村民方才失望的撒了手。
  见王家大门紧闭,片刻功夫,人群也就三三两两的散了,发愁的,叹气的,甚至捶胸顿足的,比比皆是。
  只有少数那么几个,虽然也面带愁容,但比起其他人来说也要好上一些,这几个便是除了王家外仅有的几个富户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谈着天。
  “以前去山里采些药材,到镇子里卖了还能换点银钱,可山里已经被山匪占了,唉!如今又收这么重的田赋,这是个什么世道。”
  “再这样下去,咱也得占了山去做贼寇!”

  “对了,一说到采药,就想起个昨日从那些商队听来的消息,不知道你们谁敢去?”
  “什么?说来听听?”
  “说是镇上的张大户买的一味药材,好像是什么百年的金石斛,前些日子半道上被强人给劫走了。”
  “我也听说了,就昨日刚发生的事,那还是救命的药,张大户当时就说了,五日内谁能送来一颗百年的金石斛,他就奉上三百两纹银!”
  “好像是他那孙儿的病需要用这百年的金石斛做药引子,要是山上没山匪就好了,咱们也可以去山里挖药材,要是找到了这金石斛,那不就发了财了?还辛辛苦苦的种个甚么鸟田。”
  “谁敢去呢,有命去没命回,一家子老小还得吃喝,且不说山匪,百年金石斛那也是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这药材是那么好采的?再有钱也买不了命!”
  “谁说不是呢,上山没能回来的得有十几个了吧?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那些山匪一旦得知这个消息,张大户富甲一方,他们必然不会白白错过这个敲竹杠的机会的。”
  “所以说咱们还是别想了,勒紧裤腰带过活吧,把家里边能卖的都给卖了,能不买的就不买,粥多放些水熬的再稀些,这日子就那么凑活着过吧。”
  “也只能如此了,只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明年朝廷再把赋税降回去年的五分,那日子也总算有个盼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