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关羽》
第27节

作者: 一起打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贲有信心,这个少年郎会来投奔自己的。
  因为江东不管输赢,他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太夫人一阵唏嘘,心中感慨着孙贲的变化,随即挥手屏退众人。
  “权儿。”
  “母亲有何吩咐?”
  “你这个堂兄胆气已失,断无年轻时候勇猛的胆色了。”

  “母亲何出此言?”孙权故作疑问之色。
  有些话,他这个当主公的,可不好说出来。
  江东之主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要平衡宗亲。
  要平衡文武。
  要平衡世家。
  如此,才是真正的驭下之道。
  太夫人叹了口气道:“孙贲与曹操乃是儿女亲家,现如今曹操陈兵长江,他又要把他儿子送过去,分明就是两家下注。”
  孙权也是一阵恼怒。
  这种话,他又何尝听不出来。

  可孙贲他竟然寄希望于自己没有听出来。
  难不成在江东群臣之中,本侯就是个人人可以哄骗的小孩子吗?
  你们一个个追随父兄的时候,全都豪情万丈,抛家舍业,不顾生死。
  怎么单单到了我孙权这里。
  一个个就变得胆小如鼠了!
  本以为孙贲是来送温暖的,送贴心的话来的。
  可孙权万万没有想到,他孙贲是来扯后腿的。
  即使他方才那些冠冕堂皇的话,确实有道理。
  可这全都是特娘的说辞。
  他们两个已经坐在了不同的位置上,想的问题自然就不同。
  吴老夫人可是跟着孙坚,大风大浪过来的。
  人老成精,这点事情,还是能看透的。
  只是有些事,她装着糊涂,并不想说出来。

  当初颜控孙策平定江东,因下属不合自己的主张,要杀人的时候,也是吴老夫人靠在井边劝谏的。
  大有一言不合,老娘就投井自杀给你看的趋势。
  孙坚的夫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初孙贲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是因为曹操与袁绍争斗,想要拉拢孙策,不仅让自家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闺女。
  还把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四弟孙匡。
  可惜孙匡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子孙泰,被孙权养在府中。
  孙坚的五个儿子,嫡子已亡其三,至于最小的庶出儿子孙朗,到最后也没个好下场。
  可以说,孙坚这一脉的好运气,都让孙权给占了。

  至于长兄孙策的儿子,被孙权打压。
  女儿全都嫁给江东世家拉拢关系。
  当了皇帝,长兄小霸王的封号也只给个长沙桓王,渣权不是白叫。
  太夫人自然知晓,当初曹操与孙家进行姻亲的缘由,那个时候是鞭长莫及,只能对策儿进行拉拢。
  可现如今不一样了。
  曹操平地北方,又吞并荆州,腾出手来了,率领百万大军想要一鼓作气的吞掉江东。
  江东可是孙家的基业。
  是她丈夫、儿子用性命换来的。
  绝不允许丢掉。
  对于张昭等人的投降论调,太夫人也是略有耳闻,只是权儿还未曾做出决定,她也不好训斥。
  可令太夫人没有想到的是,孙贲这个一直跟随夫君打天下的老人,竟然也怕了。
  “儿啊,可还记得你长兄的临终遗言?”

  “权自是不敢忘记。”
  “你兄长曾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吴国太撑着拐杖道:“这曹操来袭,是属于内事,还是外事啊?”
  “自然是外事,更是外患。”孙权笑呵呵摸着胡须。
  “那且叫周瑜来商议吧。”
  吴国太拄着拐杖,慢悠悠的走了。
  “公瑾已经在来柴桑的路上了。”
  孙权靠在凭几上,心情当真是糟糕透了。
  江东才俊如此之多,遇到大事,可竟然没有几个能够托付的人!
  随手布置下的暗棋。
  关平也没有有意去打探。
  以目前三兄弟社团的实力,还没有能力在江东布置暗探。

  就算以前在新野的时候,估计暗探也都是埋在荆州的。
  如果连荆州都掌握不了,江东就更没有希望了。
  就算把暗探埋在益州,关平都信。
  因为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中,就是要拿下天府之国与荆州作为资本,联合东吴,北伐抗击曹操。
  至于江东,估计没什么暗探布置。
  但关平可以肯定,孙贲一定会去找孙权说他的法子的。
  毕竟像他这种人,有时候就会生出一种,谁都没有我聪明的错觉。

  认为别人看不透自己的布置。
  而关平能把孙贲给忽悠瘸了,完全就是因势利导。
  孙贲就想着这样做,关平不过是在一旁给他加油鼓鼓劲。
  谁的结局,关平可是门清啊。

  夜深了。
  关平把胜之书放下,随后吹了灯,翻身入睡。
  明天还有一场好戏要看呢。
  这种事,必须得养足精神。
  要不是没有瓜子,关平都想往带着一包瓜子,坐在一旁,看两方喷子进行线下见面会。
  而且还是一对多的对喷。
  诸葛亮可是三国最强嘴炮的竞选者,当真不是闹着玩的。
  一想象到这个场景,关平就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天一早。
  在关平的建议,诸葛亮与关平坐在矮桌上喝着粥,吃着肉脯。
  先往肚子里垫吧垫吧食儿,今天可是有一出好戏要看。
  “二位,吴侯已经在府衙设宴,孔明,你怎么先吃上了。”
  鲁肃一进入馆驿就瞧见二人正在吃饭。
  “子敬,无妨。”孔明拍拍自己的肚子:“我可是很能吃的。”
  鲁肃淡然一笑,也不想去揣摩诸葛亮的意思,随后前头带路。

  三人一同上了马车。
  鲁肃见关平腰上挎着环首刀。
  “少将军,在此大可不必跨刀,江东子弟定会保证刘皇叔来使的安全。”
  “我大多时候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刀。”关平应了一声,看向窗外。
  鲁肃暗笑一声。
  果然啊。
  有其父就有其子。
  关平也如同其父一样,傲气的不得了。
  不管是敌方,还是盟友的缺点,在江东眼中,都是优点。
  “那少将军,一会上殿可是要把刀交给我江东士卒暂行保管。”鲁肃叮嘱了一句。
  “规矩我自是晓得。”
  关平笑嘻嘻的应了一声。
  想要穿着鞋子拿着剑上殿,就连曹操现在都不行呢。
  当然现在孙权割据江东,已然成为一个小朝廷了。
  这些规矩当然得守。
  至于三兄弟社团,还没有这种规矩。
  连个稳定的地盘都没有,讲什么规矩啊!

  三兄弟社团能崛起的机遇,就在这次赤壁大战后。
  至于孙权这些繁文缛节,关平也不想在这些小事上计较。
  反正大家都脱鞋,谁脚臭,谁尴尬。
  鲁肃叮嘱完了关平,又再次叮嘱诸葛亮:“孔明,一会见到我家主公,切勿说曹军兵多将广。”
  “某自然是理解的。”
  诸葛亮挥舞着羽扇轻轻笑道。
  关平给了鲁肃一个各自安好的眼神。
  像诸葛亮这种人,可是个会出幺蛾子的人。
  你越叮嘱他,他一会就越说。
  鲁肃听到诸葛亮的回复,这才暗暗松口气。
  这下孙刘抗曹的事情铁定能成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