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死人的财,捧最结实的饭碗》
第49节

作者: 宋珍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今粮饷短缺,吕布在洛阳时吃到了甜头,便派小人出来刺探周边的陵墓情况,结果还什么都没探到便被捉了。”
  “两位将军,小人所言句句属实,请两位将军高抬贵手……”
  这探子被捉之后显然已经不止挨了一顿毒打,如今见到吴良二人,都不用问话就极为主动的将情况进行了一番说明。
  “全交代完了,这还有什么好问的?”
  曹禀应该还是第一次审问俘虏,又或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如此坦白的俘虏,当即冲吴良耸了耸肩,有些无聊的说道。
  “不对,有瑕疵!”
  吴良却猛地瞪起眼睛,摆出一副“真相只有一个”的架势说道。
  “哪里有瑕疵,我怎么没听出来?”
  曹禀微微蹙眉,面露疑惑之色。
  “嗯……”
  其实吴良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总觉得不能白来一趟,必须再诈一诈这个探子,没准儿真能诈出点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呢?

  而且他刚才说“有瑕疵”的时候一直在注意着这个探子的表情,隐约看到他的脸上划过了一丝慌乱与不安。
  当然,这“隐约”也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作用,并不能作为证据,更何况不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被人这么一诈,都难免会有一些不安。
  反正,先诈一诈再说,真要诈不出来就算了。
  如此想着,吴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又鸡蛋里挑骨头的说道:“一个人想要隐瞒什么,通常就会在言语之中特意强调一些与之相悖的细节,你若真是什么都没探到,大可不必与我们说起,为什么偏偏要特意说出来,这便是最大的瑕疵。”
  “嘿,有才兄弟,你这番话似乎有些道理啊!”
  曹禀顿时恍然大悟,惊奇道,“前些年我偷听曹子脩(曹昂)行房,若不慎被他察觉,便会特意强调院里蛐蛐儿声响。”
  哎呦?
  还有意外收获?

  吴良鄙夷的瞅了曹禀一眼,又目露“凶光”看向那名探子,大声斥道:“说!你究竟探到了什么?”
  “将军饶命,小人真的什么都没探到,就算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隐瞒呐。”
  探子连忙苦着脸告饶。
  “看来不使些手段你是不肯招了,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不客气!”
  曹禀可不管这些,他听了吴良的话已经认定此人有所隐瞒,当即拿起旁边的鞭子便要动手逼供。
  “且慢!”
  吴良却按住了他的手,露出一脸“残忍”的笑容在那探子身上打量了一番,甚至还舔了下嘴唇,一直看到探子背心发凉,这才故意说道,“安民兄,我忽然有个新法子,既然此人不肯说实话,不如便在他身上试验一番?”

  “什么新法子?”
  曹禀好奇问道。
  “最近营里不是闹鼠患么?咱们去捉一只老鼠来,用桶将其扣在此人腹部,再用火去烧桶,那老鼠受不了热,自会没命的逃跑,然而这桶四壁坚固,它无处可去,便只有在此人的腹部打个洞出来,使劲往他肚子里钻……啧啧啧,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
  吴良咋舌的笑容逐渐变态,在牢房的昏暗光线下显得尤为可怖。
  “这?”
  曹禀当即愣住,一脸惊愕的望着吴良,仿佛第一天认识他一般。
  一滴冷汗自鬓角悄然落下,如此酷刑他还是头一回听说,别说试了,光是想想就背心发凉,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简直非人所为……
  与此同时。
  那名探子已经大声哭喊起来:“我说!我说还不行么?小人确实探得一处大墓,小人这就交代!只求将军务必高抬贵手,给小人一个痛快吧!”
  哎呦!
  还真诈出个意外收获来?
  吴良心中大喜,表面上却极为平淡的看向曹禀,笑着问道:“安民兄,依你所见,要不要再给此人一次机会?”

  此时吴良的笑容已经恢复正常,但看在曹禀眼中却依旧惊悚万分。
  只见他不由自主的抖了下了脖子才回过神来,下意识的答道:“给、给吧。”
  “既然我们校尉已经发话了,就给你一次机会,你若事无巨细如实道来,便不必承受鼠刑之苦,如若不然……”
  吴良顺势沉声说道。
  结果不待他说完,那个叫杨万里的探子便忙不迭头如捣蒜一般的应道:“小人不敢,小人定如实道来,绝不敢再有所隐瞒,求将军收了神通吧!”
  “你先说。”
  吴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的道。
  杨万里面色苍白的咽了口口水,连忙徐徐道来:
  “小人跟随吕布驻扎武邑时,吕布听闻冀州境内所留古墓繁多,便又动了掘墓的心思,遂命小人秘密潜入附近的信都城内打探民间消息。”
  “这一探才知道,信都周边原本确有不少大墓,诸如魏襄王墓、晋灵公墓、晋幽公墓、且渠墓、栾书墓……等等不胜枚数,但如今这些古墓早已被人盗过,只剩下了些破烂遗迹,毫无价值可言。”
  “而盗墓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两百多年前居于信都的广川王刘去。”
  “此人幼而狠戾,长肆贪虐,在位时最喜聚集市井少年无赖挖掘古墓,广川国境内只要是说得上名字的古墓皆被他盗过,所得奇珍异宝不可胜数。”
  “后来小人一想,如今此人已不在世上,便也该有墓才是,那些被他盗去的珍宝或就在墓中陪葬,若是能盗了他的墓,岂不更妙?”
  “于是小人便又多方打听这刘去的下落,这一打听,才知此人后因逆乱暴虐、又听信宠妻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甚至杀害老师父子,灭绝人伦,终被宣帝废黜,被判携带妻子儿女迁徙上庸,后又在迁徙途中自杀,自此便没了确切线索。”
  “不过民间仍有三种传闻:”
  “一是刘去并非自杀,只是宣帝不愿落下不仁之名,才先判其迁徙,再于途中将其劫杀,如此即可除去皇室污点,又显宣帝仁德。”
  “二是刘去并未身死,只是金蝉脱壳,携带巨资寻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去处隐居。”
  “三是刘去早已为自己修好陵墓,此前掘墓所得奇珍异宝皆藏于其中,于是明知去了上庸再无往日光景,便提前做了安排,在途中自杀秘密下葬,转到地下过起了比活着时仍要富足快活的日子,神仙难比。”
  “小人自是更愿意相信第三种传闻,于是便循着当年刘去被迫迁徙上庸时的路线一路打听,终于在元城找到了一些线索。”
  “当年刘去便是行至元城时自杀。”
  “小人又在城内打听一番,能够说出此事的百姓不少,但又出现了多种传闻,这些传闻皆与鬼神之说相联,总结起来便是当年确实有人亲眼看到刘去自杀,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诡秘之事,刘去的尸身竟不翼而飞,谁也说不出究竟去了哪里,于是传闻四起。”
  “此事自然引起小人惊疑,此后便在元城郊外的山峦村落之间行走打探。”
  “不久前终于在一处不起眼的山麓之间找到一座无字石碑,细细查探之下,竟又在石碑不远处发现数尊被山洪冲出来的石制雕塑,这些雕像仅露一角,小人小心挖出一尊查看,但见其人体人面,鹿儿鹿角,跽坐于地,恰是前朝流行的一种镇墓兽,非一般人可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