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25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4-03 07:01:23
  NO.45
  这一天,有奏事官从长安返回了范阳。
  随后安禄山马上召集诸将,召开紧急会议:奏事官刚刚给我带来了一份天子的密诏,命我火速领兵入朝讨伐杨国忠,诸君应全部随我一起出征!

  众将闻言大惊,但由于之前他们早就被训得服服帖帖,没有一个人敢提出质疑。
  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将麾下所有的军队十五万人集结到范阳,号称二十万,正式宣布起兵。
  次日清晨,他在蓟城(范阳治所,今北京)城南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阅兵誓师大会,声称要进京清君侧、除奸佞—这个奸佞当然是指杨国忠,并传令三军:凡有异议扰乱军心者,一律诛灭三族!
  他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治所今辽宁朝阳)、别将高秀岩守大同(今山西大同),自己则登上特制的钢铁战车,指挥全部步骑精锐大举南下,兵锋直指东京洛阳。
  一时间,燕赵大地上鼓声震天,烟尘蔽日。
  站在战车上的安禄山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此时的大唐帝国,虽然表面上看似繁荣,但其实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官场腐败盛行,社会危机四伏,更重要的是,为了开疆拓土和应对边患,整个唐朝的军队是按照“内轻外重”的格局来布置的—唐军主力大多集中在西北和东北边陲,而包括长安、洛阳两京在内的中原腹地则十分空虚。
  安禄山相信,凭借自己手下这支百战雄师,一定能所向无前,直捣长安!
  对于一直对他恩重如山的李隆基,他并没有什么内疚之情。
  自己强才他妈是真的强,李隆基的感受管他个娘!

  应该说,他的开局确实十分顺利。
  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几代都没有经历过战事,猛然得知范阳兵起,河北各地从上到下全都如从来没下过水的旱鸭子突然掉入大江之中一般惊慌失措,官员们要么开门投降,要么弃城而逃,叛军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比势如破竹还要势如破竹!
  在主力狂飙突进的同时,安禄山在西线也首战告捷。
  早在他起兵之前,他就派部将何千年带着一支小分队西进,奇袭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
  也许有人会问:安禄山本就兼任了河东节度使,太原在他管辖之下,为什么还要去打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安禄山虽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节度使,但他一般都坐镇范阳,主管对东北的契丹、奚人作战,河东地区由副使实际管理,而此时的副使正是杨国忠的党羽杨光翙(huì)。
  为了防止杨光翙从太原东进,在他后方捣乱,他未雨绸缪,提前策划了这次斩首行动。
  他派何千年以进献神射手的名义前往太原,毫无防备的杨光翙按照以前的惯例出城迎接,当场就被何千年抓了起来,押送到安禄山所在的军营中斩首示众。
  而群龙无首的太原守军则急忙向朝廷报告了叛军出现在河东的消息。
  与此同时,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的守将也派人奏报安禄山造反。

  然而面对这些来自前线的紧急情报,李隆基却并不怎么相信—安禄山真要造反的话,最先告急的照理应该是河北地区啊,怎么会是河东以及八十竿子打不着的东受降城呢?
  他觉得这可能是嫉恨安禄山的人制造的假消息。
  此时的他正在华清宫休养。
  每年十月赴华清宫泡温泉,是李隆基多年以来养成的 惯,今年更是早早地来到这里,等待安禄山如约而至。

  虽然如今已经十一月了,安禄山依然连影子都没有,但李隆基依然没有丧失耐心,还在伸长了脖子盼望安禄山的到来。
  毕竟,范阳到长安距离遥远,路上需要的日期又不像女人生产有预产期可以推算,耽误几天甚至数月都是可能的。
  更何况,预产期推迟,不也很常见嘛!
  日期:2020-04-08 07:05:13
  NO.46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安禄山起兵后的第七天,各地的告急文书来得比老皇帝的小便还要频繁,李隆基才如梦初醒,不得不接受了残酷的现实:看来安禄山是真的反了!
  他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全都忧心忡忡,只有杨国忠一人得意洋洋—我之前说过多少遍了,你们不听,你看现在不是应验了嘛!看看,这就是先见之明!这就是神机妙算!古有西周姜太公,今有大唐杨国忠…

  这样的想法让他自我感觉极其良好,信心也跟着极度膨胀。
  他仿佛看见天空飘来十个字:有我杨国忠在,那都不是事!
  于是他拍着胸脯对皇帝说:陛下您放心好了,真正造反的只不过是安禄山一人,将士们一定不会跟着他的。臣可以保证,不超过十天,安禄山的首级就会被送到陛下面前!
  这话让李隆基听了非常顺耳—是啊,我开创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在我的统治下,国家富强,百姓康乐,天下民众肯定人人都会抱着“纵做鬼,也幸福”的心态努力报效朝廷,拼死反抗叛军!无论是谁造反,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蚂蚁挡路、中国足球队想夺世界杯—完全是不自量力!
  因此,听了杨国忠的发言,他忍不住频频点头:杨爱卿所言甚是!
  由于继位四十多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加上周围无数马屁精日复一日的赞美—甚至连他放个屁都会马上有人作诗夸奖“高耸龙臀,洪宣宝气。臣立下风,不胜馨香。日月星辰,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屁”,李隆基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自负,对自己拥有的能力也是非常自负。
  在他的心目中,自己不是人,是神,而神是从来都不会犯错的,是从来都战无不胜的,有问题的只可能是别人。
  然而正是因为他这种心态,让他在安禄山叛乱后连续冤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两位盖世名将!
  高仙芝出身将门,其父高舍鸡本是高句丽人,入唐后先后在河西(治所今甘肃武威)、安西(治所今新疆库车)等地任将军。
  高仙芝自幼在安西军中长大,深受边塞军人的熏陶,精于骑射,刚猛果决,但内心剽悍的他外形却非常俊美,是名副其实的花样美男。
  二十多岁时,他就因为父亲的功勋而被授为游击将军,之后先后在田仁琬、盖嘉运两任节度使麾下效力,却一直得不到赏识,郁郁不得志,直到后来夫蒙灵察主掌安西,他才时来运转,平步青云,不久就被提拔为安西副都护、四镇(唐朝在安西地区设立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都知兵马使,成为安西地区唐军的第二把手。
  真正让高仙芝名扬天下的是著名的小勃律之战。
  小勃律位于今克什米尔西北部,本是勃律国的一部分,七世纪初期勃律国被吐蕃击破,分裂成了大、小勃律两个国家。
  小勃律地处要冲,位置极为重要,是吐蕃从青藏高原进入西域的唯一通道,因此无论对唐朝还是吐蕃,其地位都极为重要—唐朝要确保西域,就必须控制小勃律,而吐蕃若要觊觎西域,也必须先拿下小勃律。

  小勃律原本亲附唐朝,故而屡屡受到吐蕃的攻击,公元736年,吐蕃终于得手,迫使小勃律国王向吐蕃称臣,并迎娶吐蕃公主,之后吐蕃通过小勃律大肆向西域扩张,西域二十多个国家被迫臣服于吐蕃。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李隆基所无法容忍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