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23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3-25 07:02:41
  NO.41
  更令安禄山无法接受的是,失去吉温这个自己安插在中枢的耳目后,他一下子成了失去导航信号的飞机—完全没有了方向。
  因为他再也无法了解朝廷高层的任何内幕信息了!
  他无法确定杨国忠会在何时对他动手,无法确定杨国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他动手,但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杨国忠肯定会对他动手。
  怎么办?
  想来想去,他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
  如果杨国忠再这样咄咄逼人,就只能提前反了!
  暴风雨即将来临,而皇帝李隆基对此却依然一无所知。

  事实上,他一无所知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两年,他很少关注朝政,所得到的为数有限的信息也大都是经杨国忠过滤和美化过的。
  在这方面,杨国忠的原则是:好消息再小也要报,坏消息再大也不报,好消息至少要放大十倍报,坏消息要用反义词转化成好消息再至少放大十倍报,事故要改成故事再报,笑话要改成神话再报…
  比如,前段时间唐军在与南诏的战事中多次失利,前后战死以及感染疫病而死的士兵多达二十万,但身兼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却不仅隐瞒了战败的消息,反而还谎称大捷。

  总之,李隆基每天听到的不是亩产万斤就是日进万金,不是天降的祥瑞就是天大的喜事,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就是一天更比一天好,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忍不住自己都佩服自己:好食材是不需要多少调料的,好领导是不需要多少努力的。只要有颗聪明的心,何必样样事必躬亲?看我日日玩乐夜夜笙歌,照样各条战线高奏凯歌!…
  在和高力士的一次闲聊中,他得意洋洋地地说:朕已经老了,现在把朝中政事都交给宰相,把边防军事委托给诸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然而高力士却忧心忡忡:臣听说云南屡屡战败丧师,边将又拥兵太盛,陛下该如何防范他们?一旦出问题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能说高枕无忧呢?…
  这话让李隆基感觉大倒胃口,仿佛在享受美味的时候突然吃到了一只苍蝇:你不要再说了,让朕再想想吧!
  一般来说,领导说“让我再想想吧”就意味着他不会考虑这件事。
  李隆基当然也是这样。
  因此没过多久,高力士忍不住又再次旧话重提。
  那一年夏秋之际,关中连续暴雨—是那种从不知道休息的劳模级别的暴雨,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很多田地都被水淹了。
  李隆基担心水灾会影响农业收成,杨国忠却找来了一株颗粒饱满的谷穗,对皇帝说:陛下您看,雨水虽然多,但庄稼长势依然很好啊,这就像陛下您年龄虽然大,但您的身体依然很好依然能征服世界征服女人是一样的道理…
  功夫不负马屁人,李隆基放心了。
  杨国忠也放心了。
  可扶风(今陕西凤翔)太守房琯偏偏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报告说辖区内受灾严重。

  杨国忠不由大怒—解决不了问题,还解决不了提出问题的你!
  他立即下令御史对房琯进行立案调查—罪名是什么没有记载,不过若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的话,个人估计应该是传谣:官场不是法外之地,请谨言慎行,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下,所有人都识相了,再也没人敢上报灾情了。
  可雨毕竟不是人,不懂什么识相不识相,还是一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大。
  李隆基不由又再次担心起来。

  有一次,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他对身旁的高力士说:大雨为什么老是下个不停呢?你帮我分析分析看。
  之所以他会这么说,是因为古人通常认为灾害性天气是老天对天子犯错的惩罚。
  日期:2020-03-27 09:57:39
  NO.42
  高力士直言不讳地说:自从陛下把朝政委托给宰相以来,赏罚没有章程,法令不能贯彻,以致老天YJ不调…不…阴阳失调,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李隆基沉默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他在想什么呢?
  也许是这样的:
  我何尝不知道杨国忠有很多缺点,可是他的优点也不少啊,不仅会做事还会来事,不仅对我驯服还能让我舒服,不仅会搞钱还会搞女人(这一条就算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李隆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

  但杨国忠是怎么想的,史书却有着明确的记载。
  据说他曾经对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本是寒门子弟,只是因贵妃的关系才有了今天,不知以后的事会怎样,估计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不如及时行乐吧。
  这样一个人执政,当然不会有长远的打算。
  这样一个人掌权,毫无疑问是国家的不幸。
  就和新冠病毒在感染人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什么行政级别、地位高低一样,杨国忠在做事情的时候也绝对不会考虑什么治国安邦、强军富民。
  事实上,他每天关注的只有两件事:
  一、吃喝玩乐,穷奢极欲。
  二、争权夺利,干掉政敌。
  在他心目中,此时最大的政敌当然是安禄山。
  他时时刻刻都用放大镜盯着安禄山的一举一动。
  公元755年二月,安禄山又有了新的动作。
  他派副将何千年入朝,奏请用三十二名蕃将代替汉人将领。

  李隆基的态度还是和原来一样,对这个看起来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他依然没有片刻犹豫就答应了,马上命令有关部门发出委任状。
  刚当上宰相不久的韦见素得知此事后深感不安,对杨国忠说:安禄山向有异志,现在又有这样的行为,可见反状已明。明日咱们一起去面见圣上,我一定会竭力进谏,如果圣上还是不允,请你务必继续劝阻。
  杨国忠同意了。
  第二天两人刚见到皇帝,还没等开口,李隆基就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来意:你们二人此次入宫,是因为怀疑安禄山吗?
  韦见素直截了当地说安禄山反迹已露,劝皇帝收回成命。
  听了他的话,李隆基显然很不开心,脸一下子拉得比扁担还长。
  诸葛一生唯谨慎,杨国忠一心唯马屁。
  在他看来,再重要的事也没有皇帝的脸色重要。
  见皇帝生气了,他害怕惹得龙颜大怒祸及己身,马上就做了缩头乌龟,硬是把想说的话和想放的屁一起全都憋了回去,一时间憋得脸红脖子粗嘴巴里一股浓浓的氨水味—可见昨天晚上他吃的肉有点多。

  李隆基问他:小样…不…小杨,你有什么看法啊?
  他却顾左右而言他:陛下,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他一怂,韦见素势单力薄,反对自然就无效了。
  三十二名蕃将的任命书最终还是发了出去。
  然而顽强的韦见素还不愿放弃。
  一计不成,他又生一计。
  几天后,他再次联合杨国忠一起找到了李隆基,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臣等认为不如召安禄山入朝为相,将他管辖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分开,另外任命三人为三镇新的节度使。此可谓两全其美之策,若安禄山忠于国家,他也没有吃亏;若他真的图谋不轨,则可以将反叛的威胁提前消除…
  李隆基当时觉得他们说得似乎挺有道理,便同意了。
  可等诏书草拟好后,他又有些犹豫,便没有把诏书发下去,而是先派心腹宦官辅璆琳前往范阳,名义上是赐给安禄山南方产的名贵水果,实际上却是想去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异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