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道》
第53节

作者: 大热贸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3-23 15:54:11
  第四十五回-演明身受困,睹物吐真情
  阿明.胡玛姆此时倒也并不慌张,缓缓说道:“大德尼稍安勿躁,还请细细听来。”说罢轻轻击掌三下,大成殿周围顿时悠悠扬扬响起一阵歌声。歌声刚起,古赞丽连忙将王盛拉到身前,“夫君莫要分神,此乃安拉乎,夫君此刻只听妾身吟唱,切莫被那歌声摄去。”说罢握紧王盛双手,低声吟唱起来。王盛对古赞丽本就百看不厌,此时又听古赞丽歌声阴阳顿挫,时而委婉时而高亢,更是按住三魂七魄仔细聆听。

  演明师太却不知其中有诈,只听了少顷,便觉一阵困意袭来,浑身绵软无力,跌跌撞撞后退几步,盘坐回蒲团之上,急忙运动内力,只可惜为时已晚,不知不觉昏昏睡去。
  不多时,文庙之内除去阿明.胡玛姆,众人都已睡去。众阿萨辛便现身出来,跪倒阿明.胡玛姆身前,“敢问先知,后续如何处置?”
  阿明.胡玛姆看了看演明师太,说道:“先将这沙门尼囚禁起来,不可害她性命。我还有话问她。”然后起身看了看四周,“一刻之后,将众人唤醒便是,只说是辩法之时,神迹忽现。今日且先休息,待明日与大酋商议之后再做余下打算。”
  众阿萨辛领命,将演明师太捆绑结实,护送阿明.胡玛姆出了文庙。古赞丽与王盛适才佯装熟睡,见阿明.胡玛被阿萨辛簇拥出了文庙,便翻身起来,在人群中寻得泥讹巍山和两个斥候。古赞丽从背后将一件乐器取出,王盛连忙道:“娘子此时取这弹拨尔作甚?”

  古赞丽也不作答,轻轻在三人耳畔弹奏一段旋律,三人即刻缓缓苏醒过来。见众阿萨辛还未折返回来,五人便绕过大成殿,从后面逃了出去。然后一路出了西凉府东门,回济桑复命。
  沿路之上,王盛问泥讹巍山道:“哥哥适才离得最近,可曾听到那沙门尼对那先知说了什么,那先知才命人唱起安拉乎?”
  泥讹巍山哈哈大笑:“若说耳力,倒也不是吹嘘,在军中效力多年,没我一般的。虽未尽数听清,却也听到‘巴丹吉林大漠’几个字。”
  王盛从未听过这河西大漠,便又是一番询问,泥讹巍山边走边讲,五人行至夜幕时分,已然来到济桑。
  回到营中,妹勒取礼、李文英等人早已在大帐之中等候,五人将吐蕃兵力部署及文庙所生事端悉数禀明。
  李文英听罢眉头紧锁,沉吟半晌,才起身深施一礼,对妹勒取礼道:“还请将军早做定夺,攻取凉州之事,事不宜迟,一旦咩保大酋听信那先知之言,恐怕甘肃、西平二军司不日将为回鹘、吐蕃所破。”
  妹勒取礼自然也知其中利害,连忙搀扶李文英,“先生与本将不必多礼,夺取凉州之事,本将还想问问先生可有什么良策。”

  李文英道:“正有一策!”然后从镣炉中拨了截木炭出来,以地为沙盘画与众人,细细讲解起来。
  此时凉州府衙署之内,阿明.胡玛姆正与演明师太对面而坐,演明师太双手双脚被绑至椅子之上,不能动弹。阿明.胡玛姆则手捧一杯刚刚煎好的诃子饮,一边吹拂热气,一边慢慢说道:“大德尼还请见谅,平素聒噪多了,每日不制些诃子饮,便嗽的紧。”说罢饮了两口,将杯子置于一旁,“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德尼解惑,今日大德尼所说玉璧之事,是从何处听得?”
  演明师太只是闭目养神,并未理睬。
  阿明.胡玛姆也不追问,起身踱起步来,待走了一二十步,缓缓说道:“大德尼今日无端前来,也全非机缘所致,若说云游,大德尼尽可往东南富庶之地而去,若说传法,又无僧团随行。且我今日之所言,其中不乏深明大义之理,绝非尽是妖言。大德尼如此恶语相加,定然有些渊源不便言明。”
  演明师太听到此处,双眉微微一动。

  阿明.胡玛姆继续道:“大德尼虽是佛门中人,但依今日所见之武艺,定是久在江湖。既然不获静栖之所,颠倒尘缘,沉沦业纲便也在所难免。试问,家业正纷,儿童绕膝,衣食萦怀,若得此情此景,几人又能出世。想必大德尼定是因那玉璧遭遇何等变故,才会如此介怀。”
  演明师太听到此处,略有动容,双眉紧锁一处,情不自禁轻叹一声。
  阿明.胡玛姆捧起诃子饮又饮了一口,便再不说话,依然在堂中来回踱步,盘桓良久,才又开言道:“大德尼既然知晓玉璧之事,那我也不妨据实相告。”说罢命人将演明师太绳索解开。“若说起这玉璧,来历已然无从可考,只知世间共有一十二枚,汉人称其‘十二支璧’,此十二璧初现精绝,后属鄯善,再至于阗,玉素甫.卡迪尔汗征于阗后,命罗厮温将十二玉璧献与大宋,怎知期间辗转数十载,终被夏帝李德明所得。本来此事倒也无奇,只是卫穆氏东窗事发之时,当日玉璧便碎成数块,卫穆氏以为灵玉护主,便将其中一块制成如意宝祜主,令卫穆赤呵随身佩戴逃出生天。如今看来此事绝非偶然。”阿明.胡玛姆说罢,从腰间摘下一物,递至演明师太面前,“大德尼请看,此物也是玉璧所制,正是黑汗发援兵至回鹘前夜,如当年一般碎成数块,我便取了一块,稍事打磨,佩在身上。”

  演明师太接过这枚随型玉佩仔细观瞧一番,玉质确如当年那位“贵人”随身玉佩一般温润,心中不禁又是一酸,噗簌簌留下两行热泪。
  阿明.胡玛姆见演明师太落泪,稍作宽慰,命人将煎好的诃子饮热了一杯端来给演明师太去去寒气,然后继续道:“故此据我推断,这玉璧定与天时有关,至于有何干碍,需去至巴丹吉林大漠寻得其余玉璧下落,才可定论。”
  演明师太拭干泪水,轻轻摇头,“阁下所言,并非臆测,贫尼便也见过这玉璧破碎。今日法坛之上,贫尼欲阻拦与你,确也皆因此物。因昨日阁下在金刚亥母洞内与属下商议之时提到玉璧,正被贫尼听到,便做了如此的打算。这玉璧绝非常人可驭之物,贫尼奉劝阁下,切莫引火烧身,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才好。”说罢又落下泪来。
  阿明.胡玛姆见演明师太欲言又止之态,心中便也猜出几分原委,于是出口试探:“大德尼不必悲恸,不知大德尼可曾听闻:当年鸠摩罗什为后秦王姚兴所迫破戒,待圆寂之时,荼毗后舌根色呈铜金色,坚硬如铁,敲击之,其声如钟,是为大师开佛知见,传持佛心法印之证。”

  此番试探果然奏效,演明师太长叹一声:“罢罢罢,贫尼所破之戒,必落因果,何谈舍利。且先取些热斋饭来,贫尼与你慢慢道来。”
  原来演明师太出家前,俗姓徐,机缘巧合,得前代灵枢掌门衣钵,习灵枢驱策,又于恒山天峰岭得掌门之位,再入世时已然二十有四。一日在汴京云游,偶遇一衙内,此人生的风流俊俏,且知书达理,满腹经纶。二人一见钟情,便暗自许下终身大事,衙内又将一随身玉璧交于演明师太作为定情之物,待这衙内双亲得知此事,断然不允。此时演明师太已然身怀有孕,得知成婚无望,便生了轻生之意,在汴京郊外林中寻了棵怪树,欲自缢而亡。正巧有一道士经过,将演明救下,又询问了一番,那道士掐指一算,随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演明师太诞下此子。待演明师太生产当日,居然玉璧碎成数块。那道士取了其中一块,又将男婴带走,留演明师太于一处农户家中好生将养。

  待演明师太恢复如常,遍寻天下,也未寻得二人下落,心中顿觉生无可恋,有幸得遇一位大德尼,便遁入空门,剃度受戒。剃度当日,心中回想当年之事,只觉那玉璧定有蹊跷。虽然日后得闻大道,然心中此事挥之不去,今日方才一吐为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