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还有倒塌草屋的痕迹,烧的只剩一半的横梁歪歪扭扭的被厚雪覆盖着,露出烧焦的一头,像一张张开的大口无声的控诉。有狼群来过的迹象,杂乱无章的兽畜蹄印随处可见,尸体不见踪影,只有一节脚骨从雪里冒出来。
苏小义正要翻身下马被从后面赶上来的孙正权紧紧拉住衣衫。
“老孙,我就是想给他们挖个坑,让他们有个埋尸首的地方。活着的时候每个好住处,死了总不能连个坟头都没有吧。”
“大军行进,不得迁延,身为行军参军,当身先士卒,岂能有违?”孙正权知道苏小义的心思软,见不得死人场面。但此刻大军正火速赶向牢山,大总管有令,不得停歇。
大军一旦运转,就无法停止,几万大军的性命掌握在大总管的手里,由不得他心软。苏小义要是无辜迟滞,绕是大总管再器重他,也会军法从事。慈不掌兵,这个时候犯了大总管的忌讳,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老孙,你说人活着为何要受这诸多之苦?我大唐明明盛世繁华,为何还有人活的如此卑微?”
“我也曾和你一样誓救万民于水火,也曾向往天下止兵戈,停纷争。可是大唐四方异族心怀不轨,视我如膏腴,抢我米粟,杀我百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是最后归来的又有几人?我曾见失去阿耶的三岁孩童衣衫褴褛上街乞讨,最后消失在一群乞丐之中,第二天只剩下一具被啃食干净的白骨。我曾见五十老妪为养活自己的小孙子上街卖笑,只为挣得一个麻饼子给小孙子裹腹。人间凄苦何止于此?后来我想通了,只要战争不止,百姓就别想过几天安生日子。是以我大唐兵锋到斩杀任何有觊觎之心的混蛋,不管是突厥人还是大食人,不管是高句丽还是百济,我大唐都要把他们打趴下,再无还手之力。一日不称臣,一日不罢兵。”
“老孙,本来我心情挺好的,被你这么一说我心情有点郁闷。你真的见过三岁的孩童被乞丐吃掉?”
“那也不算是乞丐,起码不是真正的乞丐?”
“乞丐还分真假?”
“师父久居西域之地,可否听过摩尼?”
苏小义一愣,孙正权说的该不会是明教的前身摩尼教吧?
“就是那个波斯的摩尼?”
“师父果然见识过人,我久居长安,自波斯及大食人口中得知此摩尼一教在西域之地受众甚多,然其教法诡异,令人生疑。是以自太宗皇帝以来就严禁其入。凡入大唐领土一寸者斩首示众。”
也难怪李二会做这样的决定,摩尼教的鼎鼎大名苏小义早已知晓。
自大唐开始一直到明末,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只不过改了改名字而已,其中摩尼教最厉害的分支就是白莲教和明教,以造反为己任,向来认为皇帝鱼肉百姓,驱使万民,只有杀掉换成摩尼信徒天下才会太平。
“现在长安已经有摩尼教的影子了?”
“总有不怕死的蠢货来试探我大唐皇帝的威严。上元节时千骑司于太平坊抓到其众一十三人,在庭院之中居然搜出八牛弩这样的利器,如此高大惹眼的军械居然能到他们手中,吓的武库司连夜彻查。陛下震怒,千骑司曹仁被陛下一脚踹飞,兵部尚书崔敦礼跪在殿内面如土色,京兆尹阎立本自缚宫门外请求降罪。太平坊啊,距离朱雀门不过七百步,如陛下乘撵而过,面对八牛弩这样的利器,如何抵御?整个羽林卫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后查得镇守金光门的偏将居然是摩尼教众,八牛弩正是通过金光门被拆解偷偷运到了太平坊。”
“如此严防死守之下摩尼教依然能踏上大唐国土,甚至胆大包天,居然蛊惑军中。连长安都不安生了,陛下不发怒才怪。因此事牵连而被砍头者三百二十四人,流放一百二十人,贬官十七人。纵然如此,摩尼教众仍有漏网之鱼,藏匿长安,伺机再动。长安物华天宝之地,突然冒出来一群乞丐,相信以千骑司的本事,早就知晓,之所以迟迟不动,我观之再等大鱼上钩。大树盘根,伤枝节百段不如断根一截。曹仁这次学聪明了。”
“曹仁是谁?听口气你和他很熟的样子?”
“陛下家奴,统领千骑司,我以前救过他的性命,是以相识。”
惹不起,真的惹不起,苏小义的第一感觉是以后见了这个叫曹仁的家伙一定要绕着走。
特务头子啊,谁敢招惹!这种人眼里除了皇帝看谁都不是好人,还是躲远一点为好。
人总是需要一点隐私的,苏小义可不想在洗澡的时候还有人偷偷的趴在房顶偷窥。况且作为一个大唐的外人,本能的觉得这个曹仁以后肯定会和自己产生交集。
然后苏小义突然感觉背后直冒冷汗,他不确定的问了问孙正权:“老孙,你说千骑司会不会已经知道我了?”
“老天爷,你才反应过来?你的事迹估计千骑司都上报八百回了!”
苏小义顿觉眼前一黑,完蛋了,被千骑司盯上,就没有一个好的。
薛讷的三百飞骑停在一个矮丘之下,前方五十里就是牢山,踢一下马肚子提绳走到矮丘之上,牢山城全貌就浮现在眼前。
隐隐有马蹄声传来,呼吸之间就到了眼前,自军中走出一虬髯大汉,身披重甲,手提马槊,提马上前,朗声喝道:“来者何人?”
薛讷一言不发,横刀敲在马屁股上提着长枪就冲进对方马阵之中。马虬髯大汉双手抡起马槊便挡,两人各用力气,长枪与马槊触碰在一起,冒出点点火星,战马嘶鸣,一个回身两人已然换了个位置。
“好你刘滔,一日不揍你皮就痒痒了,敢问我是何人?你脑袋上的一对水珠子我看可以挖掉了。”薛讷说道:“刚才你是不是没吃饭?这马槊使的一点力气没有,如果不是我收去了八分力气,你的胳膊早就断为几节了。”
“呵,你薛讷好大的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左武卫皆是力大无比的狠人呢。老子就看不惯你左武卫耀武扬威的死样子。”刘滔不甘示弱,嘴上一点不肯吃亏。
“你在左骁卫几年,杀人的本事没有,嘴上的功夫见长啊。不是我说你老刘,左骁卫和我左武卫还真就不能比,最多也就比太子六率那些酒囊饭袋强点。要论攻城略地,还是得看我们左武卫。”
大唐十二卫个个都说自己是大唐第一卫戍。因为这个名头十二卫打了无数的架,骂了无数的街,还是不分胜负。
其中尤以左武卫和右骁卫最为厉害,太宗皇帝倚重左武卫,当今陛下貌似更偏爱左骁卫,是以两卫上至大将军,下至普通兵卒,因为谁更厉害这样无解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粗人自然有粗人的解决办法,想妇人那样掐着腰骂街的卑劣事做不出来。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找地方打一架。
在长安街上总能看到一群人和另一群人打的热闹,身上不见血都不好意思罢手。连兵部的人都没有办法,至于京兆尹的差役,见到这些杀才都是绕着走,私斗以大唐律例会被抓进大牢吃半年牢饭,或者被罚去服苦役。但是要是牵扯到这些卫戍,还是选择没看见比较省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