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故事》
第52节

作者: 易老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好,他现在正好写完了,虽不能说完全满意,可总是比起之前写的,要好了不知多少倍。他准备把自己写给何海云的诗篇夹在何海云的新书页里,和书同时送给何海云:
  “春雨即景
  (一)

  春月的细雨,
  悄无声息,
  滋润而又净寂。
  给万粒种子,

  打开了心扉:
  嫩嫩的枝丫,
  艳丽的花蕊,
  就是对春雨的

  无限爱意!
  (二)
  春月的细雨,
  淅淅沥沥,
  持久而又静谧。
  给巍峨耸立的
  太行群山,
  恩赐了无数洲绿;
  眨眼之间,
  满山遍野,
  充满了无限生机。
  (三)
  我兴奋地站在
  高楼一角的阳台,
  惊喜地欣赏着,
  这兴高彩烈的春雨;
  专注地望着马路边:
  郁郁葱葱的万年青,
  在雨雾缭绕中挺立。
  (四)
  蓦然回首,
  多么美妙的时刻:
  一位妖冶少女,
  手扶着一把在风雨中,
  微微摇曳的红花雨伞,

  从马路边轻盈的走过,
  被雨伞半遮半掩的
  娇美容颜,
  带着青春的靓丽!”

  中丘的日子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一是偶遇了何海云,一是偶遇了洪水灾难。何海云给她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洪水差点夺走他的性命!
  他永远不会忘记,每次和何海云相遇时的情景,他永远不会忘记在中丘河挣扎拼命地残局。
  七月初五那场大雨,要是没有小梁、小军他们一帮同学相救,现在他早已化为魂灵远远飘走!他心中尤其感恩包括解三多、何树坤这些救命恩人。
  这一天,他早早起床,先到院子里找到水桶,一趟一趟地用辘轳头把奶奶的水缸打满,然后把北屋里的水缸打满。
  放下水桶,他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先把何海云赠给他的玫瑰花用清水洗过,插在书桌的玻璃花瓶里,然后把鼻子凑到跟前闻了闻,那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仿佛再次走到何海云身边。

  他小心地把自己回赠给何海云的这首诗,藏在海云的书页里,然后特别把何海云那两本书和那首诗歌装好,把自己需要带走的书本、文具用品等一一收拾利索,分别打了包,然后,再次把自己的小西屋用清水洒过,再用父亲做的黍子笤帚一下挨着一下地清扫了一遍。
  母亲那边也给他备好了一个蓝底红白相间方格褥子、一个红底白花被子和一个旧式圆形粗布灰蓝枕头。仅此而已,真是轻车简从,轻装上阵。
  除此之外,没有床单,没有被套,没有替换的衣服、袜子、新鞋,唯有一顶军帽;没有刷牙缸,没有牙刷,没有牙膏;没有洗衣粉,没有肥皂,更没有香皂和洗头膏。
  上身还是在中丘初中上学时穿的白色跨带儿背心,和发黄发白的绿色涤纶褂子;下身穿一条同样破旧的绿裤子,脚上仍旧穿一双已经磨损的解放鞋,没有穿袜子,这都已经习惯了。
  本来他娘给他准备好了一双千层底布鞋,可是他说什么也不穿。
  吃过早饭,父亲推着装满行李和物品的自行车,朱友康在后面跟着,身上背着母亲刚刚洗过的干净的发黄的军用书包,手里拿着洗脸盆。
  就这样他们父子一路走了三十多里路,快晌午的时候赶到了学校。学校门前和甬路两边插满了七彩旗,校门口还有鼓乐队奏乐欢迎。一派欢庆热烈的气氛。
  学校里迎接他们的是高中的学生,因为他们是第一届初中。
  在众多人群中,等了半天的张慧敏,终于迎来了友钟的父亲和弟弟。他身边还带来了几个同学,自行车一停下来,他们就上前帮手。
  张慧敏来得早,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以后,他就等阵朱友康的到来。他早已查看了甬路上公开栏张贴的分班名单。他从分班名单中找到了朱友康,他分在初中一班,班主任是赫赫有名的陈竹。赵大友带朱友康先见过班主任陈竹,刚停下脚步,班主任上前叫着朱友康的名字和他打招呼,和他父亲握手。
  朱友康倍感亲切和好奇,第一次见面,班主任怎么就知道我的名字呢?朱友康对班主任老师肃然起敬,暗暗佩服。

  想起自己去中丘中学报道的情景,禁不住激动万分。想起杨贵花那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损人不打草稿的样子,简直是天囊之别。
  其实他不知道班主任把名单和准考证上的照片提前看了多少遍,他来的又晚,剩下的几个特殊学生更会记得牢固。
  报到登记交费完成之后,张慧敏他们帮着把被褥放在提前那排好的瓦房宿舍。
  宿舍是水泥炕,分南北两个大通铺,一个宿舍能睡二十个学生。炕上什么也没有,就是光板炕,一个褥子铺在上面,真的有些硌得慌。
  门窗也是破破琐锁,躺在炕上可以看到房顶上几颗明亮的星星。
  看完宿舍,卸下行李和用品,父亲算是把儿子送到了学校,也和班主任见了面,转身推自行车就要走。临走前又从兜里掏出三块钱零钱给了儿子。在互让之中,父亲硬把三块钱零钱曳进儿子裤兜,不情愿地走出了校门。
  从宿舍出来,张慧敏带着他先熟悉一下环境,因为有人已经带他介绍过了。宿舍一排正西围墙处是并排的长长的厕所,往南走再往东拐是南北通透的冲着学校大门的宽大甬路,路边是一簇簇的花草和彩旗,还有高大的枝叶茂密的梧桐树,以及每排房前的自来水龙头。
  走到水龙头跟前,朱友康停下脚步,感觉太好奇了。自己家里都是出门跑很远的地方,才可以用辘轳头一桶一桶地从井底下浇上来,然后挑到家中。这里竟然水嘴一拧,就能接到清凉的水。一边想着他顺手拧了一下,水从铁嘴里哗啦啦地流出来,他赶紧又关上,看了看周围,有几个人正在看他,他不好意思地扭过头向南走去。

  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回头一看,美丽漂亮的何海云已经站在他跟前。他激动地差一点去亲她,而且手已经伸出了好远,想握住她的小手。更想把书和诗交给她,可惜人多事急,这里不是递交的场所。
  何海云心领神会地跟他摆摆手,给他使了一个眼神,和同伴向东跑去。她在告诉他她的教室就在东边。
  向南走两排再往东就是他的教室,标牌醒目地写着“初一一班”四个红色毛笔字。朱友康这时想何海云一定在分班名单里看到了他。但是他也要抓紧时间去了解她的宿舍和教室,以便以后联系方便。
  一边想着他推门进了自己班的教室,已经有人在里面落座了。张慧敏解释说:“以后你就到这里上课,我就在你们前排,以后有事就去找我,咱们都是最朝东的教室,这里再往东就是课间上操的大操场。”
  说着就向操场走去,那里围墙很高,正中一对紧闭的铁门,只能隔着门缝向外看一看操场。
  围墙内侧大门南北分别是男女厕所。厕所往西几排瓦房是女生宿舍,她想着何海云一定住在那里。既然张慧敏教室在前排,估计何海云也一定在那里附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