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故事》
第38节

作者: 易老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沦为**日夜太长
  凄凄切切七年茫茫
  坎坷道路悠悠漫长
  最糟糕的是
  离奇的命案
  莫名地压在她的头上
  命运难料何去何往
  蹉跎岁月惆怅绝望
  (三)
  涅赫留多夫——

  一个单纯无邪的青年
  一个善良帅气的小伙
  一个沙皇俄国贵族公爵
  对生活充满信心
  对仕途充满把握
  大学时期
  勤奋努力从不龌龊
  军官生活
  利己图乐沉迷酒色
  荣升议员
  不思进取虚伪堕落
  命运就是这样预设
  ‘’玩笑‘’开的有点戏说
  作为地方法院的
  陪审员一个
  面对的杀人犯
  竟然是
  当年自己诱奸过的
  卡秋莎绝望的诉说
  “我没罪,我没罪啊!”
  卡秋莎撕心裂肺
  绝望的怒喝

  惊醒了
  他那虚伪与堕落
  唤起了
  他那良知在不停地哆嗦
  当得知她那悲惨遭遇

  当了解她那苦难经过
  震荡的精神缓缓复活
  恐惧悔恨反思与折磨
  艰难地从他心里淌过
  他多次虔诚地找她
  顶天立地发誓承诺

  宁愿娶她做老婆——
  以此来悔罪替过
  尽管他如此执着
  最终依然没有结果
  同路的政治犯西蒙松
  成为她爱情路上唯一选择

  崭新的生活——
  卡秋莎的精神重生
  涅赫留多夫的灵魂复活!“
  友钟听了之后,在病床上双手鼓起掌了,连连叫好。

  她告诉赵大友,她已经看完了《高老头》。不过自己学识比较浅,不敢献丑。
  赵大友鼓励她,那你就写吧,也别给我诵读了,就把写好的递给我看就行了。假如我认为你的诗歌超过了我的水平,我自罚重写一首诗给你。
  就这样,友钟利用一个晚上时间真的写出了一首现代诗。
  赵大友看了大声叫好。并且亲手重新抄写了一份,委托来看望的同学送到同学手里传扬,自己留存友钟的手迹。
  心里想,友钟不上学太可惜了。假如继续学习,说不定还可以考上大学,当上作家,最起码也可以做个名副其实的诗人作家。

  友钟看出赵大友对自己诗歌的喜欢,从内心里感到高兴。只是,联想到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家境,不免心中暗暗叫苦,不该停下学习来队里劳动。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常处于一种难以入眠的状态。一种人微言轻的自卑感涌上心头,一种后悔和自责不断骚扰她的内心世界。
  有时候想到深入处,就会默默流泪,在泪水中又迷迷糊糊,这是一种何等的煎熬,这又是一种何等的自残!可是,龙是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似乎成了颠覆不破的真理。
  这些天除了身体遭受了一些疼痛的折磨,可以说心里也十分的矛盾。
  有时候想起来,在住院期间遇上了赵大友这样的知己似乎是上帝安排的一种缘分和机遇,心里便放松一下,等冷静下来之后,考虑到自己在三年前已经自我剥夺了上学资格,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遗憾。
  赵大友似乎看出了她的忧伤和遗憾。他总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她、唤起她,让她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其实赵大友何尝不是在作贱自己呢?在友钟面前装作强大,其实,父母得到他没有考上大学的消息时,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受到了多少数落和批评。现在遇上友钟,已经和友钟一样成为南丘村的一位普通社员。下一步,他的工作就是到生产队干活,他的婚姻就是伴随着农业农村农民而走完一生。
  为了友钟,也是为了自己,他要自信起来,他要站起来生活。这不,友钟的诗歌刚刚传到他的手里,他就一脸严肃的进入状态,装模作样的高声诵读起来:

  “别把爹踏在脚下
  ——读《高老头》有感
  (一)
  万杯咖啡喝过,成就巴尔扎克;
  九十一部巨着,首属沃盖龌龊;
  咖啡追加鸡尾,金钱倒是赤裸;

  贵族太太交易,父子亲信诈讹。
  (二)
  穿越百年历史,相距万里山河;
  巴黎沃盖公寓,已被铜臭淹没;
  恶俗不堪装扮,阴森恐怖脸额;
  金钱通天灵魂,法国社会浓缩。
  (三)

  作家煞费苦心,精心安排巨作;
  富有讽刺喜剧,又感命运悲聒;
  老高饥荒发家,又是饥荒死客;
  有钱老高是爹,败落女儿闭躲。
  (四)
  大女嫁给贵族,却被丈夫套光;

  小女做了太太,赔爹又搭嫁妆;
  拉斯诈亲讹财,爬上名利情场;
  伏特钻营投机,命该苦役归仓。
  (五)
  贵族妇女鲍赛,巴黎社交皇后;
  情夫为得陪嫁,居然抛她另幽;
  钱权利色诱惑,后者算作啥球;

  米旭为了金钱,宁做密探走狗。
  (六)
  剧终声声控诉,圈套倍出为啥;
  套取金钱权贵,情面仕途全砸;
  咖啡鸡尾巨作,沃盖提醒大侠:
  把爹踏在脚下,一定亡了国家。”
  赵大友压根也没有想到,一个在生产队里劳动了三年的农村姑娘,竟然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篇,而且都是六言句式。从内容上看,对《高老头》写作的历史背景和作品影响了解的如此深入,如此透彻。而且还对《高老头》的作者巴尔扎克更熟悉,更了解,甚至巴尔扎克的写作爱好、生活习惯都了如指掌。
  不能不说,这是一位已经辍学的农村典型的优秀才女。
  赵大友不相信,一位脸色黝黑,其貌平平,甚至看上去还有些木讷和笨拙的农村姑娘,竟然怀揣学习梦想,文学功底甚好,说不定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旦遇上机会,她就会飞起来,并且越飞越高呢!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位有准备的她说不定抓住机会就会叱咤风云。

  赵大友自从和友钟一起读书写诗之后,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已经危机四伏,甚至如履薄冰,和友钟的接触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鞭策,不遇她,自己还以为是一位佼佼者,有时候还会高傲自满,甚至在不同场合变得有些持才傲慢。
  有人说高处不胜寒,今天遇上友钟,还没有走高高寒之境界,就已经彻底领悟到高寒不胜寒的本意。不自觉地被朱友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学识所折服。
  “该你自罚一首了”朱友钟看到赵大友诵读完自己的《别把爹踏在脚下——读<高老头>有感》之后,不是高高兴兴,不是眉飞色舞,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知道自己这首诗已经触动了他的心灵深处。
  对于赵大友来说,这首诗触动的不是诗的主题意境,也不是诗的语言韵律,更不是诗的教育感化,而是友钟能力的超越,学识的超越,思想的超越。
  他知道他已经在友钟面前甘拜下风。
  友钟看出了他的心事就趁机打劫道:“现在我让你即兴作诗,用笔写下来的不算数”
  朱友钟真有心机,冷不丁给他出了一道高难度的试题。
  她不仅还记得赵大友说的自罚一首诗,而且还加价加码,不许写出来,要即兴而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