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年》
第48节

作者: 战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是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扶持方面,就加大财政扶持推动力度,建立农产品品牌奖励机制,创新金融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以及一些保障措施等,做出了一些更细致的说明。
  这篇文章,班主任于老师甚至还把它搬进了王一元正在学习的mba研修班的课堂,作为学习材料,利用一整天的时间,进行了实际的应用案例教学使用,所有同学头脑风暴,最后讨论的结果作为对文章的完善补充。
  当然,王一元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首先,文章的主旨内容和主要精神最后竟然被写入市一级的有关文件,要求进入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工作范围,然后总结经验,在全市作为推广。
  其次是王一元以胡雪广告公司品牌总监的身份,被聘任为试点工作的品牌特别顾问。

  第三,王一元作为第一作者,老谢作为第二作者,文章在上海农业杂志和交大的学报上发表,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文章也多次被转载引用。这些虽然都是后话,但却也是在这里埋下的伏笔。
  这十来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接二连三非常紧凑发生的这么多的事,王一元到现在都多少还有些恍惚。这十几天紧张忙碌的经历,王一元感概良多。
  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上,王一元以一个行外的年轻人,在一大堆老教授,老专家面前,就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专门做了发言。没想到会上竟然有人称乎他为农业专家,更是令王一元一时间非常尴尬和有些汗颜。
  他对老谢教授自嘲的笑道,真没想到,就因为一篇文章,我这十来天竟然速成为了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都快要和你平起平坐了。

  老谢开玩笑道,王一元,我这回,算是沾你的光了。他接下去一副看不起的笑容,打趣王一元,只是王专家,你可能想多了吧。想和我平起平坐,你得先去把坐冷板凳的屁股挫平了,才有资格说这话的。
  不过王一元在这一系列的荣誉面前,还是保持了他一贯的冷静。他还是不忘初衷,无论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相关会议,还是在田间地头,都没有忘记推销他们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的包装盒。王一元不仅制做了一系列的精致样品,还做了展示支架和海报,只要一有机会,总不忘亮相宣传。
  因为时间节令,南汇的水蜜桃,青浦的草莓今年肯定是没法去做了,现在王一元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马陆葡萄和崇明柑橘系列的推广上面。
  但让王一元他们沮丧的是,这两个系列的包装盒说好的人很多,对他们的这种包装和推广的方式也表示认同,但真正购买或者有意向购买产品的客户却不是很多。除了交大的农学院,上海农科院以及产地的村镇,礼节性的零星购买有一些,其他几乎都是无动于衷。

  王一元电话找胡雪商量。按节气,葡萄早熟的品种六月初就会开始采摘,中旬就可能大量上市,在这之前如果不能把葡萄系列的盒子推广出去,那么这一年的葡萄季,他们费心费力付出的心血基本就没有多大希望了。但两人最后也没有商量出什么好的方案出来。
  他一下子又想起来业务员朱峰,他家里就在马陆。于是他就决定把朱峰调过来,先去马陆葡萄的相关村镇蹲点,特别是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多接触,摸一摸相关的情况再说。
  豆花店一般晚上客人比较少,这样一来地方倒是显得宽敞了许多。王一元他们一行七人,把两张桌子拼起来,刚好能全部就座。王一元来之前预先打过电话,让豆花店预留了十个人的豆花。豆花是刚磨制出来的豆花,端上来时还冒着丝丝热气。
  王丽萍说道,王大老板,你对我们抠也就算了。今天还有几个纸箱厂,帮了我们大忙的客人在这里,你让他们吃豆花,显得我们公司有点小气了吧。

  调料都在这里,你们自己加。小不小气,先尝尝味道再说。王一元呵呵说道。
  等到大家把自己调制好的豆花放进嘴里一尝,纸箱厂的三位就先说话了,哟,真的很好吃。味道相当好吃的。
  王一元说道,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的。你们江西和我们湖南口味差不多,所以我才领你们来的这里。这里的豆花口味正宗,吃完后嘴里都还有一股特有的香味,回味无穷。用朱峰他们上海话说就是,灵的。
  不一会儿,豆花就被一扫而光,大家都赞不绝口。最后店家把本来是留给自己作晚饭的豆花,这会儿也全部端了出来,让几个人吃了个痛快。
  下面再来讲第三件事,王一元在印刷展会做报告的进展,以及与康宁相识的经过。
  3月底,在浦东的新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正在这里开幕的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印刷新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分会场,邀请王一元作了一场学术主旨报告,题目是新形势下的印刷供应链管理。
  这次的报告,王一元对原有的文章和ppt ,重新规划和优化调整,把个性化一站式客户印刷管理解决方案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在台沪公司的具体实施实践,以及和客户生产,库存周转等需求方面的衔接,如何开展有成效和个性化服务,等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汇报。当然,其中还适时巧妙的穿插了一些与海德堡印机相关的内容。
  中外嘉宾二百多人聆听了这场报告会。因为有过之前在国立袜业签约会上的操练,王一元中规中矩,驾轻就熟,有条不紊,条分缕析。最后他一时讲的兴起,索性脱了讲稿,站起来,配合着新制作的ppt,一气呵成的讲了近两个半小时。
  会场内外气氛热烈,这次报告赢得了听众的一致认可和掌声。报告会做完,接下来是互动交流环节。会后,多家外资印刷公司的老总找到他喝咖啡,互相交流了不少意见和想法,甚至其中有人当场邀请王一元去他们公司参观考察。
  这次报告会,无论是从厂商,还是听众的角度,会议都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成功,大大超过了主办者海德堡公司的预期。王一元也没有想到,他提出的这个个性化一站式客户印刷管理解决方案,将近一年半过去,虽然有时俱进的作了一些修改和调整,竟然市场反响还是这么热烈和欢迎。
  王一元的mba师兄,海德堡中国公司的市场总监宋为强,在会议后特意和王一元拥抱庆祝。王一元,我叫你一声小师弟,你没意见吧。他笑着说道,小师弟,下次有活动我们还是找你。
  王一元呵呵笑道,大哥,你还是省省吧。准备一次你们的这个报告,简直太伤脑筋了。
  宋总不禁笑了,我看你现场表现很轻松的啊,发挥的也很好。

  王一元说道,你们看到的这些,都是表面。你不知道我内心的紧张,刚开始作报告时手心都冒汗了,激光笔拿在手里,都很滑溜,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掉地上,要是真那样,我出糗就大了。并且我外语不行,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老外坐在台下,心里负担很重的。
  哈哈哈,师弟,你这样想,就太没有交大人的风采了。王一元笑着怼道,大哥你别笑话和挤兑我了,我不敢攀龙附凤的。我只不过是在你们学校进修一下而已,可从来不敢说我就是交大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