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年》
第3节

作者: 战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大多数的台资企业一样,台沪公司生产车间实行严格的企业精益化管理和6s管理。6s管理起源日本,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所有企业的基础管理手段。台湾企业对这种管理方式非常推崇,并且很快依葫芦画瓢,引为己用。
  本来在王一元的想象中,作为制造行业的印刷厂,一些诸如纸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胶水味油墨味的空气等等问题,想来应该都是在所难免存在的。
  但他一踏进车间,眼前的所见所识却马上颠覆了他以前的这种固有的印象,他最直观的第一感受就是,台沪公司这样的企业能够做强做大,其实都并非不是没有理由的。
  首先是工厂的整体环境。企业严谨的6s管理,精益化管理在这个车间的每个角落里都能体现到,也都能看得到。
  进了车间,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看过那些先进的机器和流水线,那些工人熟练的操作水平,作业现场井井有条的管理,完全能真切感觉到台沪公司现代化的实力。
  其次是工厂的现场管理和效率。车间物品的摆放整洁有序,都是按照拿取时间最短的原则,所有的操作都有严格的标准流程,不像印象中的印刷企业,印刷环境充满了随意性,典型的脏乱差。
  在中午休息间隙,每个工人都会自觉把自己的区域整理得井然有序,保持洁净。车间操作者对质量控制很严格,所有的印品都要做专门的检查。肖云华说道,有一些活计,客户要求很高,不允许有瑕疵,特别是药品和食品的说明书。

  第三是作业流程和节点的规划布置,特别是体现在核心的印刷机操作间的设计。印刷厂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想要印刷出高质量的成品,印刷机所处的环境就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车间良好的环境,整个车间都做到了恒温和恒湿,车间里还安装了排风装置和加湿器,照明灯也是按照印刷机摆放的位置而做专门的设计。
  肖云华告诉王一元,说道,这里车间的印刷工随时随地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这是印刷操作工的基本工作之一,所以厂里的印刷机都保养非常好。
  他还说,公司里有两台滨田的印机都已经超过十年了,由于保养得好,机器看上去还像新的一样,这样印品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好保障。
  王一元对精益化管理和6s管理都不陌生,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自己原来在宁波的工厂都曾有亲身实践和推行。
  但他觉得要和现在的台沪公司比较,明显差距还是相当的大。所以王一元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次难得的实践和学习中。
  半个月下来,王一元对印刷厂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对从设计,制版,印刷,装订,包装到物流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有了直接的印象和体验,基本掌握了与印刷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语言。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和比较,王一元认为和以前的工作单位比较,两个公司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生产的管理者身上,特别是生产管理者的职业化素养很重要,企业老板的管理素养更重要。
  最后的几天,他利用空余时间,结合自己在工厂的所见所闻,和自己以前在宁波工厂的6s模式生产管理上的经验,就台沪公司车间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生产组织和协调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以及生产流程的衔接,车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一个洋洋洒洒五千多字的书面建议,私下里报告给了公司主管生产的孙玉泉经理和自己部门业务部的丁经理。

  在当时,台湾企业进入大陆投资建厂,出于谨慎考虑,一般都对大陆的国家政策,社会关系,公司治理,甚至是风土人情等等,都会有专业的评估。
  但即使这样,他们也还是觉得不够保险,同时也都会聘请一个投资所在地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大陆人士来担任公司经理,以帮助处理台资公司在大陆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位经理,其职责和地位相对超然,但在公司内部却一般都不会赋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
  但这位孙玉泉经理却是个例外。
  这个六十多岁的,永远都衣冠整洁,头势清爽,花白相间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什么时候都挺胸抬头,只是偶尔喜欢喝点小酒的老头,一来他土生土长就在本地的光华村顾更浪小组,二来他退休前是上海印刷二厂的生产副厂长,有丰富的印刷生产管理经验,加上他本人也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完全可以再干一段时间,于是公司就另外让他担纲了台沪公司生产管理的实职,职责权力相当于厂长。

  孙经理对王一元在生产车间的实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关注,觉得不过是又一个例行实习的而已。

  等他再三看过王一元的这份建议报告,他觉得不仅写得很实际,也很有深度和相当的诚意,对王一元这个人也就另眼相看起来。他虽然主管的就是生产,可他却并没有避短护短,而是把该报告直接呈给了公司总经理肖景东。
  肖总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过,也觉得报告非常不错,他龙飞凤舞的在报告第一页上批示了一句英文,very good。
  孙经理是一个懂得发掘,欣赏和惜才的老人,他觉得王一元在生产管理上很有可能是一个可造之才,甚至一度有了把王一元弄到生产管理岗位的想法,但却被肖总阻止了。
  当时肖总是这么说的,这个小王,看来还有两把刷子,他不是应聘业务吗?那就先让他先去做做业务,要是实在不行了就回工厂,到时再做生管也不迟。当然,这些王一元都不可能知道。
  孙经理对这个老板批示了的建议报告相当重视,他邀请了王一元,还召集了工厂的所有人员开了一个现场会议,针对报告中所提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分析,逐条对应进行检讨,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他还牵头生产部门特事特办,经报请总经理同意,特别授予了王一元当月的公司生产之星,奖励了五百元。
  可这样,公司业务部丁经理就被弄得下不了台来,业务部的员工竟然被生产部门授予了最高奖励,这在公司是没有先例的。
  他暗暗的想道,特别是这个王一元,才刚刚到公司就弄出这么大的风头,这究竟算是怎么回事?可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就坡下驴,把王一元评选为当月的业务之星,不过奖金打了折扣,从五百元降为三百元。
  俗话说,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王一元没想到结果会变成这样。
  原本写这份建议报告,他除了有一时手痒的因素,主要还是想对自己在工厂实习期间的工作做一个阶段总结,并且报告是私底下送上去的,压根就没想到过会公开。他同时为了部门避嫌,也送给过丁经理一份。

  业务之星这样的结果,在月底星期六下午的业务调度会上宣布的时候,让王一元这个还没有做成一分钱生意的业务员,还是被其他业务员逗弄得啼笑皆非。好在因为王一元是初来乍到,大家对他也就都没有什么恶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