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
第21节

作者: 斯旺的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火盆烤火也有不好的地方,通常都是面上烤得通红,后背却还是冷得要命。小孩子好动,罗江记得小时候自己觉得后背冷的时候就会转过身去,而且一旦开始烧火,大门总要关上,房子里面经常浓烟滚滚,有时冬天出去玩,罗江能闻到小伙伴身上的烟火味,想必小伙伴也能闻到自己身上的烟火味吧。

  火盆毕竟奢侈,只有过年或者全家人都在的时候,平时要上学的孩子或者不禁冻的老人家就会带着火篮。
  火篮,就是用竹子编一个类似于一个柚子大小的篮子,里面放一个比篮子稍小一点的陶做的盆。早上,妈妈会特意用粗一点的木棍来烧火做早饭。那时的早饭通常都是用红薯煮玉米糊糊,要用大火才能将红薯煮熟。看到红薯玉米糊煮熟以后,妈妈就会很小心地先在陶盆底部放一些热的青灰,然后再放一点自家做的煤子(这煤子都是平时妈妈用大柴火棍子做饭,饭好了之好,将通红的木块用铲子铲出来,放进灶台后面一个不太大的陶罐,再用砖块封住罐口,过一两天,煤子完全冷下来之后再放在一个麻袋里,相当于自制小型木炭),再将仍在轻微燃烧的红木块放在煤子上面,这样上面的红木块会慢慢引燃下面的煤子,火盆里就会一直有温度。不过,在燃烧木块的上面,妈妈仍要盖上一层薄薄的灰,要不然一来火烧得太快,小朋友会热得受不了;二来,火煤子快速烧完之后,后面两三节课也冻得受不了。所以,准备一个火篮子比烧一盆火烤,难度可要大许多。

  因为冬天又要烤火,又要烧饭,所以每年冬天准备柴火是皖西人家的大事。这柴火,其实就是山里人从山上砍下来的杂树枝再分大小粗细分开来卖的,越粗的柴火卖得越贵。越细的,则相对便宜点。但其实粗柴细柴,皖西人家都要,粗柴经烧,而细柴是引火必备,哪一样都少不了。
  皖西多山,杂柴也多。在罗江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山村人家到镇上人家,一般人家多用柴火做饭,厨房里都要砌个锅灶。一年四季,晒干了的玉米秆、麦秆、稻杆都会被码得整整齐齐地拿来当引火草,有钱的人家只要到了冬季就要到市场上去买山里人家来卖柴禾;没有钱的人家大人或者大一点的孩子就要自己上山砍柴。罗江家三个都是女孩子,没有力气上山砍柴;好在罗医生和罗妈妈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到了冬天,罗妈妈就会抽个时间到山里面找亲戚买上一大堆柴火。

  在煤没有普及到这皖西小傎之前,每年冬天炖柴火是家家户户的必修课。后来,家家户户开始流行起烧煤球炉。也不知道从哪里运来的煤,仿佛一夜之间,每户人家的厨房里都放了一只煤球炉子和一堆黑色的煤球或煤渣子。罗江家也不意外。
  这煤球炉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外层包着铁皮,内胆由陶泥做成,底座并排放着几根铁条,这铁条和外面的铁皮筒底座之间也是悬空的,恰好用来放已烧尽的煤灰。中空的圆柱体直径刚好比煤球的直径大三五公分左右,正好让人用火镰夹着煤球放进去。在外面的圆铁筒下面,上面有两个爪手,下面有三个铁脚。
  自从煤球炉流行之后,罗妈妈在烧早饭时通常都会放一到两个煤块在锅洞里,待到煤球开始燃烧时再把它夹出来,一般下面两块是红色煤球,上面再放一块没有燃烧的。在等待所有煤球点燃之时,会放一壶水在上面,有时家里人忙顾不上,会叫的开水壶其实起了监工的作用,一旦水壶叫起来,就说明煤球炉上的火正旺,妈妈有时会用煤球炉炖汤或做红烧肉。一家人以前转着火盆吃饭,但火盆很低,没有办法放锅;但煤球炉的高度正好和人坐着的高度差不多,天特别冷的时候,妈妈就会让孩子们把煤球炉放在堂屋正中,放一盆红烧肉在火上慢慢炖,等到肉快要吃完时,妈妈再将早就在大锅里快炒了一遍的青菜和豆腐倒在锅里,这是罗江印像中的美味。每次,她说自己想家时,她就会在电话里和妈妈说起这道菜,其实她想自己更多的是怀念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吧。

  和木柴比起来,煤球炉占的地方少一点,但其实还是很让人烦恼。如果门关得太紧,煤球里的二氧化碳排出太多,小孩子呆在房子里面就会觉得不舒服。
  后来,为了省钱,大家还学会了自己做煤球。买来煤渣子,等秋天天高气爽之时,找一块空地,在煤堆里掺上些黄土和水,和好之后,拿着做煤球的专用工具往稀稀的煤堆里一戳,一个煤球就用成型,然后再慢慢地将稀煤渣倒出来。晒上三四天之后,一个个收回来码在家里的墙角,以备过冬。
  罗医生也在家里做过煤球,但是三个女儿似乎都没有什么劲跟着他做,再说他那拿手术刀的手也没有多少力气来做煤球。逢到这种家里需要力气的话时,罗医生通常都会边干边在心底叹气。女儿们越来越大,他已经学会掩饰自己没有儿子的失望。再后来,三个女儿都工作以后,特别是罗江到了深城,都会或多或少补贴他们一些,罗医生才不在家里做煤饼。
  不是要备柴,就是要做煤饼,反正一到冬天就要做好多事。更不要说有三个女儿还要回家,罗妈妈一到冬天总是很忙。不过,现在家里烤火要比以前舒服多了,大街上就有木炭卖,也是山里人家来的,尽管木炭价格年年都要上涨,但罗妈妈考虑到外甥小,罗爸抽烟很厉害,肺不好,就会花上两三百元钱去买几挑木炭,这样烤火时至少家里不会浓烟满屋。

  其实,除了冬天除了准备取暖之外,罗妈妈还有一堆做不完的家务要干,其中之一就是洗被子。一到过年之前,家里的风俗是要讲究屋子里每一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自然也包括床。那时的被套不象今天是开了个口子,将被子塞进去,将拉链拉上再把被子抖一抖就好了。被子由被面、棉絮和被里三部分组成,洗的时候要将被面和被里的线折掉;晾干之后再用大针穿线将被子缝起来。拆、洗、晾、缝,整个过程下来每一床被子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的功夫,罗江上大学回家,经常要帮妈妈干这个活。

  罗江去了深城,有钱之后,就说给妈妈买个洗衣机。罗江家的小镇现在还没有通自来水,所以就算罗江有钱给妈妈买一台洗衣机,但没有不冻的自来水,有洗衣机也用不了。现在大姐二姐都有自己的家,都要忙,罗江回家还是得帮妈妈做这些事。
  罗江就在那里想,干脆让爸妈来深城好了,这样也不用回家做煤球饼或者洗被子,干那些总也干不完的家务。再说,妈妈一辈子几乎没有出过远门,让她享受下深城的好天气,至少不要走到哪里因为冷得受不了就缩着脖子,头发因为长时间不洗看上去显得乱七八糟。而且有洗衣机洗衣服,不必为了洗被子和洗衣服而劳累不堪。
  其实,罗江不想回老家,还有个原因,就是过年回家,总要去走亲戚,完了那些亲戚老太们总要拐着弯问她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结婚,她很烦这一套,特别是今年和小林分手,当时不觉得,事后还是觉得多少有点受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