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师》
第7节

作者: 名家大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查查这附近是否有养蚕的人家,打听下这黑蚕的来历,也好顺藤摸瓜,查清楚事实,也好过我们在这里胡思乱想的好。
  看来我躲是躲不掉的了,这九尾狐总是阴魂不散的缠着我,时间久了,就是不死,也要落一个重度的神经衰弱了。
  前两天刚刚搬走的有个单身的男租客,我记得他是跑出租车的,之前在一起聊过天,好像他对这里附近都是很熟的,想到这里,我忙把手机翻出来,找到了他的电话号码,立刻就拨打了过去。
  “喂,是力哥啊,我是林海。”
  “啊,小海啊,最近生意还好吧,有什么事情找我吗?”
  “哦,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问问你这里附近哪有专业养蚕的,我老家的表姐说想弄一套纯蚕丝的蚕丝被,现在市面上卖的那种不是总是掺其他东西的嘛。”
  “哦,这样啊,据我所知,城南那边有一个村子,整个村子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之前我拉过一个进蚕丝的老板去过几次,我这就把地址微信发给你啊。”

  “好的,真是谢谢你了。”
  电话挂断了,林海也佩服自己编胡话的能力越来越好了。
  刚放下电话不到半分钟,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力哥把地址发过来了。
  我把地址给师叔看了看,说:“师叔,今天半天已经过去了,要不我们明天再去吧,你看这地址,虽说是城南,可路也远着呢。开车来回一趟要两个小时呢!”

  师叔朝我的头啪的就是一巴掌,“你这个糊涂孩子,怎么什么都不急呢,她既然今天来了带了这个蚕茧过来,那就是很明确的线索了,你若是不着急去,只怕今天来了个面色苍白的女人来找你,明天还要来个面色黢黑的大汉来找你呢,赶紧的,快点出发,别磨蹭。”
  因为师叔也是为我好,所以我虽然不愿意,但也不能说什么。
  只好揉着可怜的头去开车,车刚启动不长时间,师叔就指着路边的一个停车位用命令的语气对我说道:“在那里停车。”
  我听他的话照做了停下车,师叔急急忙忙的撤下安全带开门出去,我问他:“有什么事吗,现在我们去哪?”
  师叔挥了挥手背对着我喊道:“你在车里等我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师叔拎着一大袋不知是什么东西跑回来。
  坐到车上,师叔打开袋子,一股浓郁的炸鸡香味弥漫了整个车里,我无奈着看着他,“师叔!我还以为你要去办什么正事呢!居然是去买汉堡炸鸡!”
  师叔拿出一个汉堡,打开包装纸,一口咬下去,半个汉堡就没有了,重点是,他竟然还吧唧嘴!
  这香味儿再加上这声音,本来不饿的我都觉得饿了,便也要拿一个鸡腿吃吃,师叔把我的手拍开,“好好开车,不准分心,俗话说的好,吃鸡不开车,开车不吃鸡。”
  我咽了咽口水,偷偷瞪了他一眼嘀咕道:“都那么胖了,还吃这么多,不怕得高血压!”
  “你说什么?”
  “我……我什么都没说,师叔你慢慢吃,多喝点水顺顺,别噎着啊。”

  “就你话多,好好开车吧,别打扰我吃饭!”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和师叔才驾车到了力哥所给的那个地址,远远的有个“养蚕村”三个大字的牌匾高高的挂着。
  我们下了车,顺着通往村子唯一的一条水泥大路步行走过去,我本来是想把车开进去的,可师叔偏要下车走,说是在车上吃多了,有点积食,所以要下来了多溜溜消化消化。
  进了村里,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新的气息,师叔说养蚕人每天都会采摘新鲜的桑叶给蚕宝宝吃,所以空气的味道是桑叶的味道。

  见到一家的门开着,见屋里面是一个大架子,上面放了好多编制的竹筐,竹筐的边缘露出许多绿色的叶子出来。
  师叔上前去和坐在门口的老妇搭话:“大姐,这是你家养的蚕啊,我能进去看看吗?”
  这老妇很是热情好客,忙笑着迎接我们,“你们两个是城里来的老板吧,我刚才老远就看见你们把车停在村口了,进来看吧,我养的蚕都肥肥胖胖的,我家不是整个村里的养蚕大户,却是出丝最好的一家。”
  师叔哼哈着答应着进去了,我跟在后面像个跟班似的,不过,师叔他倒是很会拿捏腔调,再加上他胖的大腹便便,看起来倒很像是那种每天大鱼大肉的暴发户老板。
  进到这里面,老妇担当起了解说员的角色,“这就是蚕室了,这架子上的都是我家的蚕,你们看,个个都长得这么好看。”
  我往这些竹筐里面看,竹筐地下铺了一层绿色的桑叶,桑叶上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爬着许多白色的蚕,的确如她所说,每一只都是白白胖胖的,可是却怎么也觉不出这些小东西哪里可爱,软软的身体扭啊扭的看着让人觉的难受。
  可师叔好像和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他居然伸手拿出了其中的一只放在了手心里来回的看,老妇在一旁笑着说:“一看这位老板就是懂蚕的人,看得这样详细。”
  我也学着他师叔的样子看着他手里扭来扭去的蚕宝宝,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师叔把这只蚕放回筐里,对这妇人说:“大姐,你这蚕养的这样好,可是这村里面养蚕最久的一家?”

  妇人笑着说道:“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养蚕的,如果说久,每家都养蚕的年头都很长的,若是说最久,那村里最后面的那一排特别破旧的房子里住的那家,是村里养蚕最久的也是最有资历的,不过早些年前,他家里出了事情,一家人全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可能是太过伤心,从那以后他渐渐的就不再养蚕了,也是我们养蚕村唯一一家不以养蚕为业的,现在只靠着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

  我好奇问她:“那当时他家里是出了什么事情啊,怎么全家不在了。”
  老妇说:“这个我也不大清楚,不过那时候这个事倒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他家姓杨,祖辈都是养蚕的,据说清朝的时候,他杨家养出的蚕丝织成的料子都是直接进贡到宫里的,所以也是当地的一家富户,他娶的女人也是一个大户的姑娘,不过不是汉族,好像是什么南边的什么族的,反正也挺有钱的,再后来生了一对儿女,生活虽仍比不上祖辈上富贵,但比我们这普通老百姓好了不知多少,可突然有一天,他家的房子莫名的就失了火,全家都葬身火海,只有他因为去城里谈生意,所以才幸免于难。”

  我急着想去姓杨的那家去看看,可师叔不知怎么那么多话,竟和这老妇拉起家常来,聊的好不开心。
  跟他们没有话题,我掏了烟,一个人去旁边的大树底下等他。
  过了好一会儿,师叔过来找我,那老妇也回去看蚕了,“师叔你们说什么那么起劲,不知道是谁说的正事要紧,还在那里那么多说的。”
  “你懂什么,我只不过是想打听的更详细一点,多了解一些,行了,咱们走吧。”师叔不和我分辨,直接顺着路往最里面的那排房子走去。
  若不是之前的老妇提醒,二人根本不敢相信所谓的最后一排的房子居然是这样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