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若连环,恨如流水》
第11节

作者: 大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娘亲怎么哭了?”
  “做绣活儿太久,眼睛疼。”月娘莞尔一笑,鱼菀青扑倒月娘怀中,撒娇道:“娘亲,吃过晚饭,我可以去找阿让哥哥玩吗?就玩一会儿,他说后山有一株桃花,我想去折几枝来。”
  “可以,不过你得小心,也叫阿让小心,春天万物复苏,小心蛇。”鱼菀青点头,顿了顿,月娘又道:“看得出,你挺喜欢这里的,你难得爱出门找人玩耍。”
  鱼菀青笑着嗯了一声,自言自语地:“他是唯一一个愿意做我朋友的人。”

  月娘轻声叹息。
  天都,皇宫,内阁议事厅。
  内阁和司礼监得知鱼难成前往北境之事,内阁与司礼监聚在议事厅中论起鱼难成,而御座上,空无一人,敬灵帝已经有十四年没有来内阁议事了。敬灵帝一心修仙问道,不过问国事,朝野上下已经习以为常了。
  商讨完北境大事之后
  “鱼难成这是怎么了?一声不响地直接带着粮去了北境……”余拱突然止住言语,虽然他不属于太子一边,也非祺王一边,可内阁中两大派系的剑拔弩张,他怎能躲得开呢?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龚光杰老迈的面孔,耷拉着的眼皮缓缓抬起,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鱼难成那人,老夫是听说过的,是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脑子也灵光,朝廷在南方几省的大作坊,钱庄,也亏得他在打理着,这样难得的人才,他怎么会做这种糊涂事?”
  龚光杰有意避开不提户部与工部在南方多地设立的产业和鱼难成的关系,工部尚书王渭会意,朝着龚光杰点头,领下这份好意。
  王渭诧异,问:“阁老竟不知这事儿?不过也是,都是传言罢了,鱼难成北上究竟做何,还未可知。”

  龚光杰不语,瞥眼看向身旁的户部侍郎钱子穆,钱子穆接过话来,说道:“李复兄前几日写信,问鱼难成借粮,这朝中无人不知,可鱼难成这件事有点巧呀。”
  兵部尚书李复脸色一沉,他和鱼难成完全没有交情,再说,他向鱼难成借饷本就是内阁授意的。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黄保尖细又有几分无力的声音,问道:“那么,那个鱼难成现在估计快到北境了吧?”
  黄保在敬灵帝还是王爷时就在身边伺候的人了,可以服侍皇帝四十多年,自然老练城府,练就了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他这个人从来不在人前表现出他的倾向,没有人可以在他毫无血色,苍白无力的面孔上,看出他背后敬灵帝的意向。

  徐慎立即回答说:“黄公公说得是,按照日期算来,三日之内,必定可以送到北境。”徐慎这句“三日之内”,说得好像这件事徐慎很清楚,亲自参与了似的。
  黄保假意不懂,笑着扯开话题,将徐慎说的那句话淹过去:“若是给太子,那边关的燃眉之急倒是可以缓一缓了,可是鱼难成这么做,可是不合法度,这可怎么办?”
  李复上前一步,说道:“鱼难成此举虽不合法度,可是他此举,乃是为国为民,在下以为,此事要请示陛下,对鱼难成的处置,要酌情宽大处理。”
  钱子穆上反问李复道:“若是今后有人如此效法,该当如何?”
  李复辩解说:“这是内阁向他借的军饷!”
  龚光杰虽然年迈,寡言少语,可是李复这话一出,他按耐不住,自然便是要为自己洗脱污名的。
  “李大人,话可能乱讲的!你说朝廷向他借的粮,可粮呢?借据呢?到户部手里了吗?户部问他借,可鱼难成不借给朝廷,反而一声招呼都不打,私自去派发,这些粮,它们与内阁有关系吗?”
  坐在一旁的武英殿大学士余拱直言道:“太子八百里急件入京,催促粮之事,可为何这鱼难成早早准备好了粮,你户部没有收到?”
  钱子穆立马反击:“底下的人一直都说这鱼难成没有将粮借来呀?难道鱼难成直接把粮送去了兵部和枢密院?”
  余拱和李复二人面容露出怒气,一旁的林良辉伸手拦住了他二人,示意他们不要再吵了。同朝为官,不要弄得太难看。林良辉和余拱不属于任何派系,本就是随堂听之地。太子一派,在内阁中只有徐慎与李复二人,比较起祺王一派的四人,太子确实弱了一点。
  至于朝中重臣为何扶保祺王幼清?原因便是七皇子的母族因为十三年前的构陷忠良一事,甄氏满门。这些缘故,造就如今祺王母族中没有身居高位之人,许多人看中了便是祺王现如今年幼又得宠,若是将来祺王继承大统,那他们便是祺王可以仰仗的亲信。
  反观仁清太子之母,乃是当今皇后,皇后又是吏部尚书赵瑾明的嫡女,太子是赵瑾明的外孙,哪里有不帮的道理?徐慎与李复是赵瑾明的学生,自然与赵瑾明站在一边。吏部尚书虽然只是正三品,其权利在朝中很大,寒门子弟多数投靠在太子一边。
  刑部尚书孙浩誉在一旁喝了半天的茶,听得同僚嚷嚷起来,便插话道:“总之,鱼难成私自派饷这件事都还只是猜测,这件事我们无凭无据,不好妄下定论,将观其变吧。”
  黄保压着声音说道:“无论鱼难成的是何居心,欲意何为,都还不明了,我们都只能是猜测,一切还需看太子那边的消息了。”
  黄保此话点到为止,他是皇帝的人,派系之争,他不愿涉及,也不愿派系的争斗涉及到国家的安危。说话时,他那枯槁的脸庞中,一对明目,打量着身旁的自己的干儿子吴庆。
  吴庆冷冷地露出一丝笑来。
  吴庆是司礼监的四位秉笔太监之一,他接过话来道:“司礼监是为宫里办事的,只要对主子万岁爷好的,便是好的。万岁爷心善,只要那个鱼难成没有祸心,万岁爷都能网开一面。”

  黄保假意咳嗽,咳得很是厉害,他的另外两个干儿子,也是司礼监的二位秉笔太监司空玄与柯正淳上前来,为他拍背。
  好一阵之后黄保才抬起头来,说道:“老了,不中用了,咳咳……”提前率领司礼监的人离开内阁议事厅。
  黄保回到东皇宫,独自一人,进入独慎精舍,叩拜行礼,一个冷冷“起来吧”黄保轻快地站起身来,躬身垂首。
  敬灵帝正面对这三清牌位,坐在八卦台中央的蒲团上修玄参悟,听得黄保进来,他睁开眼睛,低哑着嗓子,说道:“朕都知道了,你不必说了。”
  内阁会议时,敬灵帝便悄悄去了,在内阁外面静静地听了一会儿,他想若是他只听黄保的传话,难免会有所偏颇。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敬灵帝连伺候了他四十余年的黄保也是不能完全信任的。
  黄保明白,便弓着腰立在敬灵帝五步之外,压着脑袋。
  黄保的恐惧没有维持太久,不过多会儿,敬灵帝长吸一口气,站起身来,黄保忙上前搀扶他,敬灵帝一边走一边说道:“内阁这样可不行,朕的内阁都成快了幼清的内阁了,这不行,不行……”

  黄保机敏地答道:“内阁一向都是陛下的。”
  敬灵帝乜了他一眼,知道那是阿谀言辞,也不愿回应。他能支使的也只有眼前这些个太监了,敬灵帝只是自顾自地说道:“司礼监拟折子,让赵瑾明也进内阁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