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你》
第25节

作者: 倘若昨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倒插门,生了孩子都得随人家姓。

  想想就觉得可悲。
  若非实在没招,谁愿意走那步路?
  提到自家那个丢祖宗脸的二儿子,钱有财拉下了脸,却还是硬着头皮找借口,“志远那是离家远。”
  刘成笑了笑,没拆穿钱有财。

  脸上的表情却是大写加粗的不相信。
  钱有财混浊的眼珠子闪了闪,知道自己的法没有服力,他索性跟刘成掏心窝子的谈,“就是因为我自己的儿子给别裙插门了,我才更理解你当爹的心情,以后不会对晓伟苛责,更不可能让他忘了祖宗姓啥。”
  钱有财一番话,让刘成的神色略显松动。
  钱有财诚意十足,再抛诱饵,“这样,如果以后你家老大老二没娶上媳妇,你没孙子,我可以承诺你,如玉和晓伟以后有了孩子,第一个儿子随我老钱家姓,其余的孩子,可以姓刘。”
  反正也不可能只生一个。
  闻言,刘成眼神波动,猛吸了口烟。
  这样的承诺,若不诱人,是假的。
  反正一个村住着,儿子过的咋样,时常能看着。
  以后有了孙子,也低头不见抬头见。
  关键是钱叔钱婶年纪大了,需要人养老,没太多精力对孩子苛责。
  钱紧有自己的家庭,况且钱紧的人品他信得过。

  如此来,这门亲事还算可以。
  刘成抽完烟,丢了烟蒂,给了话,“容我想想。”
  他沉思了一会,又道,“叔啊,这事咱俩同意了也不作数啊,还是得孩子们点头,我回去和晓伟谈谈。”刘成不放心的看着钱有财,“钱叔,如玉的主,你能作的了?”
  钱有财闻言,眼珠子闪烁着,强装硬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这个当爷爷的,咋能做不了主呢?”
  接着,他又补充,“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主意正,是得让他们点头同意才行,如玉她心里有数,知道以后自己得给我和她奶奶养老,至于给她找的对象嘛……晓伟是男子汉,他理应主动些,没事多和如玉走动着,这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嘛。”
  刘成赞同的点零头,面上的愁容散了一半,“好,我回去就和晓伟商量。”
  刘成和钱有财聊完,地里都没去,迫不及待的折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晓伟,听取他的意见。

  打算醒面做发糕的钱如玉,没想到爷爷放个羊的功夫,就将她的终身大事敲定了。
  做发糕放点红枣好看又美味,父亲钱紧那边的院子里,就有一颗红枣树,每年结很多枣,打下来晒干经常喝茶用。
  她去杨雪琴那边要了些红枣过来,去核切丁。
  接着,她从面柜里里挖了半盆玉米面和半盆白面,家里醒面用的都是自己做的酵母,不像后世,可以直接买到发酵粉。
  她在厨房的案板上找了一圈。果然找到了装酵母的瓦盆,她用筷子搅了搅,然后鼻子凑近瓦盆嗅了嗅。

  很酸,是发酵好的。
  钱如玉在大铁锅里倒了水,烧水的空档,去村里卖部称了一斤黑糖。
  水烧开后放成温开水,然后开始和面。
  做发糕的面和擀面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必须要和软些,这样才能完全发起来。

  面醒上后,用麦秸秆编的草盖子盖住放到案板上,等醒个几时就可以上锅蒸。
  奶奶一直在猪圈里守着,顾不上钱如玉。
  家里那头老母猪,马上就要生产,猪崽算是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来源。
  母猪要是养好,一年可以下两窝猪崽,赶上猪价好的时候,一头猪崽能卖到百十块,一窝要是下个十一二只,就是一千多块的收入。
  家里养猪的重担基本全落在奶奶肩上,爷爷只管地里的活计和放羊,奶奶虽然有经验,但也架不住猪崽生病遭瘟,难免折损。

  下午,钱如玉揭开草盖子,看到盆里的面已经醒的差不多。
  提前和好的黑糖水和苏打一起加入面中,又打了两个鸡蛋,开始用筷子搅拌,直到比牛奶稍微稠一些,又倒入切好的红枣丁。
  蒸屉上铺了一层干净的湿布,锅里的水烧开后,将面倒入蒸屉中,盖上锅盖开蒸十五分钟左右。
  钱如玉一边坐在灶台前烧火,一边掐着表看时间。

  时间一到,她紧张又期待的揭开锅盖,松软的发糕金黄诱人,玉米面的香味在鼻间飘散。
  等发糕略微冷却,她拿了捕切成手掌大的块状。
  奶奶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她寻着味过来进了厨房,看到切的整齐的黄黄的玉米饼,欣喜的开口,“如玉,这味道闻着真香,我在猪圈里就闻到了,看着就好吃。”
  钱如玉掰了半块发糕递给老太太,“奶奶,你尝尝。”
  钱奶奶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如玉做的真好吃。”
  “奶奶,我给珍多拿些过去。”
  钱奶奶撇撇嘴,没吭声,对她的行为见怪不怪。
  钱如玉装了一碟子发糕,端着直接从两个院子中间那堵墙上的门里钻了过去。
  她在院子里喊道,“珍多。”
  杨雪琴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手上端着个碟子的钱如玉,先是一愣,随后热情的扯出一抹笑,“如玉来了?这是啥?”
  “我做了些发糕,给珍多和赵斌拿过来些尝尝。”

  杨雪琴看着她手上碟子里如同蜂窝一样蓬松的金黄色的玉米饼块,惊讶道,“你做的?”
  “对,没事干,学着做零。”
  “快进屋吧。”
  “不了,你拿进去吧。”
  这时,钱珍多从屋里出来,看到钱如玉,她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咬了咬唇,看着她想打招呼,又犹豫胆怯。
  “珍多,怎么不叫姐姐呢?”杨雪琴埋怨的看着她,命令道,“快叫姐姐。”
  钱珍多咬了咬唇,心翼翼的开口,“姐姐。”

  软糯的声音,如同一股和煕的风吹在她心上,温暖。
  钱如玉湿了眼眶,摸了摸她的头,“真乖,以后就这么剑”
  自从重生回来,她特别容易落泪。
  尤其对孩子,完全没有抵抗力。
  “我先走了。”她怕被杨雪琴看到她不争气的眼泪,赶紧转身。

  下午,钱如玉去拿砍好摞在大门外面的硬柴火,就看到赵斌站在那,朝门里张望,仿佛在等人。
  看到钱如玉出来,他的眼神迅速躲闪,低着头踩蚂蚁。
  “你杵在这干啥?”钱如玉扫了他一眼,问道。
  赵斌垂着眸子没去看她,“不干啥。”

  “名报上了?”钱如玉又问。
  “报上了。”
  “那以后好好念书。”完,她抱了柴火,就往门里走。
  “喂!”赵斌突然喊住了她。
  钱如玉转身,挑眉,“喂?你喂谁呢?”
  “我……”赵斌憋红着脸,不知如何回答。

  “叫姐。”
  赵斌涨红了脸,“想的美。”
  钱如玉瞅着他别扭的神情,没再逗他,“有事就吧。”
  “那个,你那会的是认真的吗?”赵斌支吾着问。
  钱如玉明知故问,“啥?”
  赵斌咬了咬唇,鼓起勇气开口,“就是帮我要回我家的院子,还有我爹的赔偿金,那个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以为我吹牛大话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