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7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隆基登基后,高力士很自然地成了他最亲近的贴身太监,还被封为从三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
  这样的任命在唐朝是前无古人的——要知道,当初唐太宗为了防止阉人干政,曾经规定宦官的官阶最高不能超过四品,而李隆基却为高力士打破了这个界限!
  这是李隆基的一小步,却是唐代宦官参政的一大步!

  后来的史学家甚至认为,正是李隆基的这个任命为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政开了个坏头!
  不过,高力士本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终其一生,他对国家和皇帝一直忠心耿耿,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胡作非为。
  李隆基对他也特别信任,常对人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只有高力士在旁边,我才能睡得安稳。
  此次贵妃被逐,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的心思,伏地奏请迎回杨贵妃。
  这正合李隆基的心意。
  当天夜里,杨贵妃就被接回了宫中。

  两人就此重归于好。
  四年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杨贵妃又一次因忤旨被赶回了娘家。
  这回,劝谏的换成了户部郎中吉温。
  吉温借着入宫奏事的机会故意激将说:妇人见识短浅,违背圣情,确实有错,可是贵妃毕竟久蒙恩宠,就算要治她的罪也得在宫中进行,怎么可以让她在外边受辱呢?
  李隆基对此本就有些悔意,便马上借坡下驴,命使者给贵妃赐御膳。
  杨贵妃对使者说:臣妾冒犯圣颜,罪该万死,陛下没有杀我而让我回家,看来我跟陛下以后是不可能再见面了。妾身上的衣服珠玉都是圣上所赐,只有发肤是自己的,陛下的大恩大德,妾无以为报,就用这个来感谢陛下对我的恩宠……
  话还没说完,她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随后,她剪下自己的一缕秀发,交使者带回去。
  使者回去复命,李隆基大惊,怜惜之情顿时如晚期的癌细胞般再也无法抑制。
  他当即派人将贵妃召回,从此愈加宠爱,再也舍不得与她分开。

  日期:2019-12-23 06:53:38
  NO.12
  就这样,晚年的李隆基整天沉迷于与杨贵妃的儿女情长,老夫聊发少年情,左牵手,右搂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来处理繁杂的政务?
  他把朝中的大小事务几乎全都交给了首席宰相李林甫来处理。
  说起来,李林甫也算是唐朝宗室,只不过和  的血缘关系已经像冲泡了六次的茶一般淡了——他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
  由于和皇室比较疏远,故而他虽然也勉强能靠着门荫入仕,却只能从基层干起。
  他不仅工作能力很强,而且特别擅长搞关系,尤其擅长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博得别人的好感,无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爱喝咖啡的还是爱吃大蒜的,很少有他搞不定的人。
  也正是凭借这样的本事,他得到了以善于理财而闻名的李隆基早年的宠臣宇文融的赏识。
  在宇文融的提携下,他得以进入中枢,出任御史中丞。
  后来,他又攀上了当时在后宫中最得宠的武惠妃,从此更是平步青云。

  公元735年,李林甫终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中的一员。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宰相一般不止一人,而是一个班子。
  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负责起草政令的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负责执行政令的尚书省。
  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后一般不设尚书令)均为宰相,唐中宗后,尚书左右仆射地位下降,一般不再被视为宰相,而其他官员只要加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则被列为宰相。
  当时与李林甫同丨居丨于相位、排名在他之前的,还有中书令张九龄和侍中裴耀庭。
  据说在李林甫入相之前,李隆基曾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明确表示反对: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恐怕将来对社稷没好处。
  为什么他要说这样的话?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生性清高的大才子张九龄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李林甫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
  李林甫的学问浅薄是出了名的,为此甚至还闹过一个有名的笑话。
  那次,他的表弟姜度喜得贵子,作为表哥,李林甫肯定也要写信道贺。
  就和如今很多企业要把领导题字挂在显著位置一样,姜度当然也要把宰相的贺信挂在显著位置显摆显摆。
  他得意洋洋地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拆开信封,命人将信贴在墙上。
  没想到,在场的人见了全都掩口而笑。
  而姜度的脸则比又失眠又便秘又腹泻不止又月经不调的女人还要难看!
  原来,信上写的是:闻有弄獐之庆……
  古人常用“弄璋之喜”来祝贺别人生了儿子,而李林甫却写成了“獐”!
  “璋”者,美玉也,而“獐”则是一种野兽,“獐头鼠目”不是一个好词,“獐子岛”不是一支好股,“弄獐之庆”当然也不是一句好话!
  从此,李林甫便有了“弄獐宰相”的美名。

  不过,他对此倒并不是很在意。
  弄獐不要紧,弄权才是真。
  他真正在意的只有权位。
  他想要的,是早日扳倒张九龄,成为权倾天下的首席宰相!
  不过,此时李隆基非常器重才华出众的张九龄,他当然不可能轻举妄动。
  在那段时间里,他虽然一直在等待着合适的出手时机,但表面上却对张九龄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公文帮着提交,走路帮着拎包,上厕所帮着扶腰……
  机会很快就来了。
  日期:2019-12-25 06:56:29
  NO.13
  公元736年十月,李隆基和他的朝廷在东都洛阳办公。
  原本他计划到来年春天再返回长安,但那段时间不知是他心中有鬼,还是真的有鬼,反正他感觉宫中似乎在闹鬼,住着很不安稳,便召集三名宰相商议,打算提前回去。
  没想到张九龄、裴耀卿两人都表示反对,理由是此时正是秋收季节,皇帝车驾出行会影响沿途百姓的收割。
  这让李隆基的心中很是不爽。
  他是一天都不想再呆在这闹鬼的鬼地方了,就是回去住长安的公厕也比住洛阳的宫殿强!
  然而考虑到张、裴二人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因此他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好不了了之。
  善于察言观色的李林甫当然不可能看不出皇帝的心思。
  但当时他却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是在事后才偷偷找到李隆基,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长安和洛阳,都是陛下的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何必要挑什么日子?在臣看来,即使是真的妨碍秋收,那也不碍什么事,把沿途百姓的租税免掉不就可以了吗?臣请求陛下马上向百官宣布,即日启程西行。
  他的这番话,如冷空气吹散雾霾一样一下子吹散了李隆基心头的疑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