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段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
第60节

作者: 桔子与柚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姐妹俩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母亲让羽昆去王城的根本原因。
  羽昆眼睛一亮。玉昆问:“母亲,您也认为大桐山之事有异?”
  母亲道:“大桐山位置重要……”她没有说是与不是,如她对羽昆所言,吕良城台之人,从不得以喜好来行事。她身为一族之长,也从不以自己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来判断一件事情。
  羽昆道:“阿姆,那我明日便起程。”

  母昆露出一个笑来,她伸手摸了摸二女的脸,道:“不急。你这次为姜环之事过去,说到底还是家事,该由家中大人带你去,明日我先问问你小姨母,再带上子昆一同去。”
  母女三人又说笑一阵,玉昆眼见母亲贴身侍从示意天色已晚,便和妹妹一起辞别了母亲。
  日期:2020-05-28 19:49:42
  姐妹两从母亲院中走出,向羽昆所居院落而去。前方两名侍从在前方提着黑色深陶火盆。火盆从腹中间以上,钻有梅花小孔,边沿对称钻有四孔,以黑麻系之,上挑以木杆。火盆底部燃着柴火,火光从腹部孔径之内露出。
  玉昆送羽昆来到院落门口,羽昆请姐姐进去坐坐再走,玉昆摇头。侍从们已退至十几步之外,院内燃着的火盆将火光送到了院落门口。玉昆道:“当初你们出事之后,姜寨人过来,不依不饶,一副姜环之死必系人为之状。你这次过去,要多加小心。”
  火光之下,姐姐担忧的神色显得很温柔。
  羽昆笑道:“阿姐,放心。再怎么说,我也是羌族大母二女,不说姜环之死与我无关,就是真有什么干系,他们又能拿我如何?”
  玉昆不赞同道:“明面上她们是不能拿你怎么样,我担心的却是他们私下使坏。那二长老在儿女之事上,颇有些昏聩…..”
  羽昆一时沉默,良久道:“阿姐,我知道你的担忧。可我躺在那小邑里两个多月时,已经想明白一件事情:我不能这么一直躲避下去,这件事总得要面对,我不能因为一个姜环就一直龟缩不出。至于二长老到底会如何,倒在这之后了。”

  夏初的夜晚,云淡风轻。
  玉昆一声长叹,道:“你进去吧。我走了。”
  姐姐这一声叹息,倒叫羽昆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拉住姐姐的手,道:“阿姐,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玉昆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把妹妹往院落内推了推,然后转身离开。羽昆看着那点点火光消失在黑夜之中,久久未动。
  日期:2020-05-28 20:00:19

  玉昆到达城台下自家院落时,院子四角已经燃起了火盆。堂上,一个身穿白袍男子正端坐其上。她刚踏入院门,这男子已经看过来。玉昆看见这一幕,微微一笑。这是她的丈夫,姜瑜。
  姜瑜有一副好相貌,又喜穿白衣,总是清洁俊雅。
  玉昆坐下,姜瑜倒了一碗水递给她,玉昆接过,一饮而尽。“怎么如此晚才回?”姜瑜问。玉昆道:“母亲让羽昆去一趟王城吊慰二长老。为了这件事,拉拉杂杂讲了半天。”
  “羽昆不肯去?”姜瑜问。

  “她如何肯去?可是母亲说,当初两人说定了婚姻,如今姜环死在山中,于情于理,都该去见见二长老,以告慰她的失子之痛。”
  姜瑜点头,道:“那你的意思呢?”
  玉昆将身体往旁边歪了歪,舒了口气,才道:“我?按我的意思,我自是不想羽昆去王城。姜环人死在山中,羽昆却完整回来了。换做是我,我心里也膈应。羽昆去了,若是有人气不顺,钻了牛角尖,趁人不注意对羽昆下个黑手,然后一推干净,那个时候该怎么办?我听说,那姜环的哥哥,叫姜珺的,是你们王城侍卫长,若想做个什么,趁手得很。君子不立危墙。何必去自找这些危险?母亲却坚持让她去,说不过去便是失礼,就算二长老真迁怒于羽昆,羽昆便受着。真是何其…..”她想说何其迂腐,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

  日期:2020-05-28 21:06:35
  “母亲说得很是,羽昆该过去姜寨一趟,见见姜环他家人。”姜瑜道。
  “我知道,于礼,羽昆是该过去一趟。”玉昆说得烦躁起来,“可这不是担心她过去出什么事吗?!”
  “你这担心就很不必。一则,姜环之事本属天灾,岂非人力可控?二则,就算二长老心气不顺,大母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何况就我所知,姜环家里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正说着,一旁的侍从来报称两个孩子都已睡下了。玉昆问了问孩子睡前的情形,便让侍从下去了。

  姜瑜接着道:“再有,这件事情若发生在庶民身上,去或不去,不过干系一二人。可羽昆是公室之子,所遵循的礼节在此,如何能不去?”
  日期:2020-05-28 21:12:13
  玉昆没有说话。姜瑜笑道:“你啊,其实母亲所说的,你何尝不明白?只是担心妹妹,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
  玉昆长叹一声:“每逢这种时候,我便私心想着,要能让她行个庶民之礼就好了。这公室之礼,重得让人几乎扛不起。”
  姜瑜看着玉昆,一双眼睛里都是理解的温和。他也是家中长兄,对玉昆这种长姐心态感同身受,可是他仍道:“扛不起,也得扛。生为公室子,若不扛起公室之礼,则百姓黎民必将连庶民之礼也无法遵循。若一颓到底,可知庶民与蝼蚁无异耳。”
  玉昆听他说完,忽然莞尔一笑,正身坐起,双手合握,一揖到底,长声道:“多谢夫子教导!”
  姜瑜正襟危坐,双手握住玉昆之手,深情道:“爱妻,尔任重,而道远啊。”
  “任重道远,夫子可愿与吾同行?”

  “自然。万死不辞!”
  两人双手交握,四目殷殷相对,忽然,两人同时撑不住,一起笑倒。
  日期:2020-05-28 21:19:48
  十日后的清晨,吕良城南门大开,姨斛,羽昆和子昆三人领着二十个子弟自南门而出。出南门几步外,羽昆忽然转头,顺着南门大道往前望去。从这里,依稀可以看到城台之上飞翅般的屋顶。刚刚,城台之下,母亲,姐姐,和各姨姐妹们来给她们送行,当时她笑着说不必做伤感之态。可是此时站在南门之外,不得不承认,此刻她心底弥漫的,名为不舍。
  “二姐,”见她久久不动,子昆喊道。

  羽昆深吸口气。姨母正和蔼看着她,羽昆不好意思般笑了笑。“走吧。”姨母道。于是他们在稻禾的清香中,慢慢行远。
  从羌族吕良去往姜寨王城,有两条道路。一条便是羽昆他们现在走的这一条。这条道路也是两族日常交往的通道。为当年姜寨北上走通的一条路。从吕良出发,向东行约四五日,然后折北上行,穿过大桐山与之相连的一大片连绵丘陵后,进入一片广袤平地,然后一直北行,全程三十日左右,即到达姜寨王城。另一条,则是出吕良向西,折过郑城,然后斜插伏牛山,过阳地后向东至王城。这条线路开辟于十多年前,为一条隐道。

  日期:2020-05-28 21:28:06
  他们向北行了十来日后,出了丘陵之中最后一座城池,举城,便进入了一片广袤原野。原野上,茅草丛生,一望无际。远望之,恍如动物身上的厚毛,随风飘动。如果沿着这条丘陵地带一直往西,会看到山势逐渐走高,即到了大桐山。从此处羽昆他们脚下,到大桐山以西尽头,这一长片,都是这般原始的旷野。这是羌族和姜寨两族之间约定俗成的缓冲地带,也即为两族地域界限。
  再向北行半日左右,便到达这片旷野的边缘。再往前行一日,就出现了姜寨在此地的第一座城池,南城。从此城开始,就算进入了姜寨地域范围之内。
  到了南城,核对符节,换通关符契,派道礼官随行如此等等不必细说。出南城,继续北行十来日后,则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姜寨王城。
  羽昆一行于前一日下午时分到达王城附近名为桓端邑的村邑。此地位于通往王城南门的大道边上,距离王城不过三四十里,虽为村邑,但是屋宇连绵,人烟繁盛,农田广袤。实际上,自出南城以来,越往北行,则越可见人口之丰。此次随行的子弟中有第一次来姜寨者,虽然见惯了本族内人烟如炽,但仍有些惊讶于姜寨人口之多。
  日期:2020-05-28 21:39:50
  他们在桓端邑修整一日,次日一早即出发,往王城南门而去。桓端邑到王城的大道宽而平整,两边修有水沟,与道两旁的农田相隔绝。此时太阳虽已升空,但是远处农田之上,半空之中仍有薄雾笼罩。大片农田之间,植有高树,片片农田,排排高树,远处更有村落,如此一程程望下去,不知边际在何处。
  “姜寨这块地方,真不错啊。”队伍中一子弟发出如此赞叹。他们羌族所据之地,水系丰富,泥土肥沃,物产丰饶。族内人说起来,常自夸祖先眼光好,占据了如此好一块地。但这一路所见,当年率族北上的姜寨先祖眼光也不差。
  当太阳的热度越来越高,远远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伟岸城池。那便是姜寨王城。姜寨王城重建于十余年之前。自它建成之日起,就夺走了羌族吕良城保持了将近百年的天下第一城的赞誉。
  如果说羌族的吕良城,是一座卧在绿野中的褐色古朴之城。那么姜寨王城,则是一座笼罩在一片淡黄色烟雾中的巍峨崭新大城。这黄色烟雾,也许是从它身后百里外的滔滔大河中腾起弥漫而来;又也许是从它仿佛高耸入云的黄色城墙中蒸腾而起。这烟雾如此迷蒙,叫所有看到王城的人心中都莫名增添了几分景仰。而离王城越近,一种仰视和压迫感便越重。
  他们还没有进入王城之内,但只要远远看到王城的城墙一眼,所有人便知道,姜寨王城确实无愧于当今天下第一城的美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